原标题:学党史励初心|攀登!山高人为峰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1年前的今天,1960年5月25日
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
我国登山队完成了
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之巅
让世界记住了这抹皑皑白雪中的鲜红
也记住了王富洲这个名字
王富洲,共产党员,中国著名登山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同年参加登山运动。是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同时也是中国首位登上珠峰的登山运动员。
7134米的列宁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王富洲的一生以山为伴,乐此不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登山家,他深知自己的一切得益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得益于党和人民的养育。为此,王富洲不忘初心,把自己的一切劳作,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让我们重温攀登精神,共同从这位老党员的话语里汲取奋进的力量。
01
登山确实是勇敢者的运动,尤其是攀登世界最高峰,更需要大无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花费力气就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从小就注意思想、意志的锻炼和培养。
王富洲在家乡住过的房舍
王富洲自幼家境贫寒,他的童年经历,使他自幼涌动着生存,奋斗,向前的信念,并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并没有读过书却坚持送王富洲上学的父亲更是以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人只要能够吃苦好学,就会实现理想。艰苦的环境也为王富洲磨练意志创造了条件,用他的话来说,吃点苦值得,多流些汗能锻炼健壮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
合影(第二排左二为王富洲)
1954年,王富洲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地质学专业的特点,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提倡各类体育、文艺类的活动,成为学校极富代表性的特色。王富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潜力充分展现出来。在他毕业前夕,刚组建不久的中国登山探险队到学校挑选队员,王富洲在面试的肺活量测试中,竟一口气吹爆了测试仪。于是,这个从未见过山的孩子,从此与登山结缘,参与到新中国登山事业的开拓与拼搏中。
02
人,无论干什么,总要有个坚定的信念,有个百折不挠的劲头才行。
1958年8月去列宁峰途中,乌兹别克奥什市中国登山队员合影(左二为王富洲)
1958年,国家体委为实施1959年中苏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计划,根据贺龙副总理关于“登山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登山与科学考察相结合”的指示,从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理所、动物所及林业部、地质部、水利电力部、国家测绘总局、国家气象局等相关单位,抽调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在北京香山进行登山专业技术和体能集训,王富洲就是其中一员。
1958年,在苏联集训时的训练营地
王富洲说:“去苏联和苏联队员同登列宁峰时,我就下定决心,我是代表中国人来的,绝不给中国人丢脸。哪个任务重,我要求干哪个,既干,就干到底,干好。”在攀登过程中,中国队和苏联队各有四人担任从高山营地向上面往返运高山物资和食品的任务,其中就有王富洲。他回忆道:“我背着东西,从2号高地往3号高地运,一天一个来回,累得我浑身发颤。由于严重缺氧,满脸像打了梅花针一样,火辣辣的难受。我咬着牙,拼出全身力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苏联人直竖大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不得了!’,在发奖仪式上,苏联人把第一个证书发给了我。”
1958年8月,中苏联合攀登列宁峰在大本营休息
9月7日,38名集训队员登上了列宁峰,其中有中国队员17名,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我国集体安全登上7000米以上高峰的新纪录。
03
登珠穆朗玛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口号‘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把祖国的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执旗手右为王富洲
1960年3月25日,中国登山队全体队员集合在珠峰脚下的广场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把五星红旗升入晴空。一场征服世界最高峰的战役就此打响。这场战役,是生与死的考验,更是人类登山运动中史无前例的艰难历程。
5月24日,王富洲作为突击队长,带领刘连满、贡布、屈银华冲击“第二台阶”。那是从东北山脊登上山顶的必经之路,高约20米,矗立在8680-8700的高程点,上部是一道4米多高的垂直陡壁。他们搭起人梯,越过这个被登山界称为“横贯着世界上最长的里程”的绝壁,在此之前尚无一个英雄在它面前迈过。
登山三英雄,左为屈银华,中为贡布,右为王富洲
8750米,太阳的余光已全部消失,他们只有凭借经验在雪光的反映下摸索前进。
8800米,所带的氧气基本用完,他们依靠空气中微弱含量的氧维持生命。生命已处负荷的极限,最后的路程,他们在和缺氧、寒冷、饥饿、干渴搏斗。
8848米,主峰顶峰就在他们攀上的岩石堆的西边。他们爬完了这一段路程,周围都在他们之下。突然,贡布大声说,前面是悬崖,没有路了。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时20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因此而增添了光辉而厚重的一页——山高人为峰。
04
为了党的荣誉,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将头顶青天,脚踩冰岩,团结一致,奋勇向前,誓把五星红旗插上希夏邦马峰巅!
希夏邦马峰登山队向登山指挥部首长汇报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据资料显示,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有14座,这14座高峰中的13座已经被人类所征服,唯一没有被征服的就是海拔8012米,位于我国西藏境内的希夏邦马峰。1964年4月25日,王富洲担任中国登山队副政治委员,和队友们一同向“世界最后的目标”进发。
手捧毛主席塑像,展开五星红旗登山运动员向祖国宣誓
5月2日北京时间6点整,突击队员们在摄氏零下30度的寒冷中从7700米的突击营地向希夏邦马蜂顶峰前进。经过4个多小时艰苦攀登,世界上最后一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被踩在了脚下,勇士们在8012米的顶峰拥抱了太阳。
在长期的登山活动中,王富洲成长为一代著名的登山家,中国登山运动的组织和引领者。然而,王富洲始终不忘在他成长过程中培养和教育自己的母校。他说:“如果没有当年老师和领导的辛苦培养,关怀和谆谆教诲,也就没有这一荣誉的取得。”
作为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始终坚持着登山活动与科学考察相结合,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这种结合,既有为科学考察提供实践平台和证据支撑的登山活动,也有为登山活动赋予科学性内涵的科学考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地质大学为我国的登山运动和科研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而今,新时代的地大正阔步迈进新征程。地大学子必将跟随着前辈的脚步,在攀登精神的引领下,在“落地行动”的统领下,践行面向建校百年之际的“三阶段”战略构想,不畏艰难困阻,踏踏实实地“占高地”“上高原”“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