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河北情缘

原标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河北情缘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吴新光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这一天的邯郸市永年区,袁隆平亲手打造的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里,水稻长势良好。

当晚19时,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坐上高铁列车赶去长沙,吊唁袁隆平院士。“我与袁隆平院士认识十几年了。他曾经3次来永年给予我们技术指导。我一定要送院士最后一程。”宋福如话语有些哽咽。

作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河北有着很深的情缘。

“老大”(水稻)在前边跑,“老二”(小麦)也要赶上来

2013年麦熟前夕,在永年区刘汉乡刘备村的乡音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田里,有位老人正低身查看小麦的长势。

8年过去了,宋福如还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袁隆平院士在示范田里看了硅谷826、硅谷827小麦的长势并用手测量株高,询问每株上的麦粒有多少,一亩地有多少株,常年小麦千粒重是多少……

当得知示范田小麦亩产最高达到814公斤时,袁隆平院士竖起了大拇指:了不起,非常了不起。

他对宋福如说:“水稻是‘老大’,小麦是‘老二’。超级水稻一步一步在跨越,2000年一期超级杂交稻亩产实现700公斤,到二期亩产800公斤,到三期实现900公斤,2015年争取实现亩产1000公斤。你们的小麦也要赶上来,‘老大’在前边跑,‘老二’在后面跟,力争把示范田的小麦亩产提高到900公斤,在世界领先。”

“现在,我们示范田的小麦亩产已经达到917公斤!”5月22日晚,宋福如感慨地说,“袁隆平院士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超级杂交稻在河北屡创世界新纪录

袁隆平曾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

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这个梦,在永年已圆,并且屡创世界新纪录。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2018年10月29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03.36公斤,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该示范基地位于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2012年,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与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以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与硅谷化工有机硅功能肥配套在永年区创建百亩高产稻田。

“今年,我们在百亩高产稻田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10月中旬就可收获,我们有信心亩产达到1300公斤。”5月22日晚,宋福如告诉记者。

新品种旱稻在华北平原试种成功

水稻水稻,顾名思义,大家都觉得它肯定要种在水田里,但您听说过在旱地里种水稻么?

这一天是2017年10月15日。河北省阜城县袁隆平旱稻种植试验田里种植的袁香一号旱稻收割了。经农业部门现场测算和比对,旱稻亩产达450公斤。这标志着袁隆平研发的这一新品种旱稻在华北平原首次试种成功。

这块试验田位于阜城县古城镇李里阳村,试验田负责人李守芹说,他们试种的4个品种旱稻中,袁香一号最成功,亩产可达450公斤。按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比种植玉米、小麦等华北平原传统农作物可增收1000元。

把南方水稻“娶”到华北平原,衡水市扶贫办副主任的李双星是牵线的“媒人”。2016年腊月廿三,李双星接到袁隆平院士的电话,邀请他到长春旱稻种植试验田去看看。

李双星说:“在长春,我品尝了袁隆平院士的旱稻米,觉得挺好吃。我想先种500亩,技术员说不行,只答应给我种10亩、20亩先试试。”

带着宝贵的旱稻种子,李双星回到阜城。在精心挑选种植地块后,旱稻在华北平原的旱地里扎下了根,长出了苗。

衡水市是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市,从2014年开始积极开展休耕轮作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袁隆平旱稻的试种,就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项探索,对衡水乃至河北黑龙港流域节水意义重大。”李双星说。

袁隆平研发的新品种旱稻是阜城县扶贫试推品种之一,经过多年的推广种植,不仅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也为当地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开展节水种植开辟了新途径。

相关阅读:
  • “袁梦”之花在“一带一路”绽放

    跟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隆平曾表示,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如今,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 ... 2023-12-30
  •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 2023-11-15
  • 杂交水稻技术助力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

    杂交水稻技术助力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

    11月14日,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2019年12月,袁隆平在三亚举办的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他有一个心愿,希... 2023-11-14
  • 清风 | 用力多者收功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在《司马光好学》一文中,朱熹用这样的言语评价司马光勤奋读书。幼年时的司马光担心自己读书 2023-10-23
  • 袁隆平超级稻在四川德昌实现单季亩产1251.5公斤

    袁隆平超级稻在四川德昌实现单季亩产1251.5公斤

    一夜秋雨过后,安宁河畔连片沉甸甸的稻穗迎来“交卷”时刻。10月14日,测产验收专家组成员对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麻栗镇阿... 2023-10-15
  •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14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举行,最终测定3块田平... 2023-10-14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到深圳调研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情况应对处置工作 5月23日,云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