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灿荣:外企在中国需拿出真本事了

原标题:金灿荣:外企在中国需拿出真本事了

围绕一些外企品牌近日在中国市场引发的争议,有西方媒体称外企在华“处境艰难”,未来恐怕会更加“坎坷”。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中国美国商会3月份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外资企业仍乐观看待其在华发展前景。61%的受访企业视中国为首选投资目的地,且对中国向外资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有83%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没有考虑将生产或采购转移至中国以外的地区。外企继续看好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是有魅力的,而且魅力在不断加大。“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品市场。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购买力变得异常重要。过去100多年,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若取代美国,也是外企对中国市场信心的重要支撑力。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仍然推出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简称“22条”)。外企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比以往无疑是大大优化了。

我们也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战略敌意上升,引发了中国的民意反弹,外企在华舆论环境复杂化。同时中国企业在各个行业崛起,外企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大,过去那种躺着赚钱的局面不会再有了。面对新的环境,外企也需主动适应而非抱怨。应该看到,中国舆论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崇拜心理在消退,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态度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挑剔,这种挑剔不分中外企业,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一些外企应该改变过去对产品档次“中外有别”的做法,尊重中国市场,尊重中国的消费者和竞争者,拿出真本事来。同时,外企也有更大责任善待中国市场,中国对西方一些国家民意反弹的第一责任人在西方国家政府,有影响力的外企有责任对本国政府施加影响,共同维护国家间的良好关系和贸易环境,让中国市场的魅力进一步持续下去。

西方一些国家的战略界有所谓“阳谋”,意图将中国从它们的全球化体系中排除出去,推动外企与中国“脱钩”。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不得不预为之谋,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格局,同时继续保持对外合作的开放姿态。中国在过去40多年中已经成功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西方一些国家傲慢地意图强行把中国赶出去,不但自身受损严重,达成目标,反而可能自绝于全球化体系。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安徽六安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量已超百万份 美驻华使馆悬赏最高3万美元 在中国招募“第五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