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趁热打铁强基础 重点项目“跑”起来

原标题:趁热打铁强基础重点项目“跑”起来

来源:海南日报

趁热打铁强基础 重点项目“跑”起来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1年度第三批集中开工活动观察

海南日报记者 傅人意 苏庆明

5月的海南,喜事不断,热度不减。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刚落下帷幕,5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1年度第三批集中开工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

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108个,总投资291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79亿元,涵盖了产业发展、“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项目为王夯基础

“小步快跑”,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的节奏和韵律。

“双月签约单月开工”,自从去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力争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热情高涨,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态度和温度。

“此次集中开工主会场选在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项目现场,让我们倍受鼓舞。”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在现场热情洋溢地介绍,立项建设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又一创举。海南大学将努力将观澜湖校区打造成支撑引领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的科教平台,建成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

“作为全省经济综合部门和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承担主体,省发展改革委坚持‘小步快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时间节奏上看,我省坚持项目为王,抓好单月项目集中开工、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提升产业类投资比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

高质量发展蓄动能

在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海南投资兴业,成为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共识。这种“海南共识”还延续在5月13日火热的开工仪式现场上。

比如,洋浦中科启程(一期)年产10万吨PBAT类生物降解树脂项目总投资6亿元,预计年产值20亿元,当天在现场同步开工,也是中科启程新材料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在海南自贸港布局产业链的实践。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从项目类型上看,涵盖了产业发展、“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其中:产业发展项目25个,总投资125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43%;“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45个,总投资91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31%;民生公共服务项目38个,投资共75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26%。

产业发展依然占据整体开工项目的近半,其背后的逻辑正是:海南自贸港不断坚持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风向标”,牵住“牛鼻子”和产业发展集群,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我省还将加快制定出台《海南省“十四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如果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一个“8”字形,海南就在这个“8”字形的交汇点上。无论是对内对接超大规模市场,还是对外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聚集,都离不开项目载体。

如何让项目载体具有吸引力?海南要争创一流营商环境,要出“心”招,真正把项目放在心里,抓在手上。

“龙华区将建立‘工作专班+例会’机制,为辖区海大分校区、省人民医院分院、深免免税店等重点项目提供服务保障!”海口市龙华区委书记、区长邓立松表示,龙华区接下来将通过提升营商环境获得感、落实“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等举措持续提升改善营商环境。

接下来,我省将围绕“三服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从项目前期签约开工到建设投产达产等各个环节,做到全链条对接、跟踪和服务。尤其将做好集中开工项目的“五优先”:项目优先审批,用地优先供给,资金优先统筹、问题优先解决,人才优先配置,帮助业主和建设单位破解难题。

在这片投资热土上,将吸引更多全球投资者续写“海南故事”。

(本报海口5月13日讯)

相关阅读:
前四月全省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降” 我省省属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