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家书·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锻炼身体与精神
谢觉哉致子女
谢觉哉与家人的合影
【家书原文摘编】
谦芳、茂杞、岂凡、学涵、学初、峙璜、延仁、学安:
你们这批我不认识的人,我却喜欢看你们的来信,尤其说到你们思想改进想做番事业的信……学涵说:“我这次的决定,经过了一段很痛苦的思想斗争。”学初说:“我真欢喜,我突破了五关,斩了六将。”如果不是说考试的关而是说“很痛苦的思想斗争”的关的话,那我要告诉你,你们过的还只是“童子关”——笠仲没过得去的关而不是真正的关。前几年你们的叔父或哥哥——谢放,随军队由北打到南,又由南打到北,满以为看不到了,忽出现在我面前,黑瘦得只剩几根骨头。我写过首诗给他,是旧诗,不便抄给你们看,意思是说,要从艰苦的过程中,得出隽永的味道,像云长到达黄河渡口的样子,才算过关。如果过关后感到松劲,那是“偷关”,不算过关,以后遇着关会过不去。
你们当不会再有那样险阻的关,但困难总是有的。必须锻炼身体与精神,服从组织,力求上进,老老实实,讲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你们的前途才是无限的。不然的话,也许碰着平阳的关也闯不过去,碰着一员裨将也斩不下来。峙璜似乎是看了我去年的一封信,打破了做“少爷”的梦,很好。干军队是要有好身体,挑八十斤,走十里路,算什么?你伯父那样小个子,不也能抬轿走长路吗?你父亲那样文弱,听说现办两个学校,今天走这,明天走那,身子还好了些。劳动是最神圣的事,不肯劳动是反动社会传下的坏观念。
这是谢觉哉写于1951年1月27日的一封家书。信中提到的谢茂杞、谢笠仲是谢觉哉的侄子,谢谦芳、吴岂凡是谢觉哉的侄女与侄女婿,陈学涵是谢觉哉的外孙女婿,谢学初、谢峙璜、谢延仁、谢学安都是谢觉哉的孙子。
谢觉哉常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他非常注重子女勤劳品格的培养,早在参加革命前就曾告诫还在上高小的长女,“读书和劳动是两不误的事情,学会烧茶、煮饭等治家之事同等重要”。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教导子女“凡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扫地、洗衣服、煮饭、炒菜、院子里挖土种菜,都要做,做惯了就闲不住,身体也会强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困难时期,院子里有块空地,他就在休息时间带着家人翻地种菜,自力更生。
在这封信中,谢觉哉用谢放的故事和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典故,教育孩子们面对人生的难关时应有怎样的态度。谢放是谢觉哉的儿子。1937年,谢放从湖南老家只身来到延安。1944年11月,谢放参加由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的南下支队。南下大军由延安出发后战斗频繁,艰险备尝,谢放经受了实际斗争的考验,后和战友们一道从中原突围返回延安。
南下支队的主力来自八路军三五九旅,这支部队最为著名的事迹要数垦荒南泥湾。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而经过三五九旅垦荒后的南泥湾已然成为“陕北的好江南”。
写这封信时,全国正在开展土改,谢觉哉很关心在湖南老家的子女们土改之后的劳动生产状况。1951年5月25日,他在给儿子谢廉伯等人的信中强调“土改后不再容许依靠封建剥削致富,而应该是勤劳致富”,对他们“仍想过不劳而食的生活”,谢觉哉直言“看不到你们有志气、有计划地创造自己的前途,就要生气”。(孟佳)
终日勤动不知倦
林则徐致儿子
【家书原文摘编】
字谕聪彝儿:
……
尔今犹是青衿一领。本则三子中惟尔资质最钝,余固不望尔成名,但望尔成一拘谨笃实子弟。尔若堪弃文学稼,是余所最欣喜者。
盖农居四民之首,为世间第一等高贵之人。所以余在江苏时,即嘱尔母购置北郭隙地,建筑别墅,并收买四围粮田四十亩,自行雇工耕种,即为尔与拱儿预为学稼之谋。尔今已为秀才,就此抛弃诗文,常居别墅,随工人以学习耕作,黎明即起,终日勤动而不知倦,便是田园之好弟子。
这封家书是清代名臣林则徐写给二儿子林聪彝的。写下此信时,林则徐已因被诬陷而流放到边疆伊犁。但在这封信中,不见只言片语诉说谪戍边塞之苦和牢骚不平,反而是心平气和地教育儿子如何发挥自身价值。
信中,林则徐将农民尊为“四民之首”,认为农民勤劳、肯干,是“世间第一等高贵之人”,所以他并不鼓励已为秀才的儿子林聪彝进一步读书求仕,而是要儿子做农民,这种见解实在难能可贵。他告诉儿子,能做到跟随工友学习耕作,清晨就起床,劳作终日而不知疲倦,这就是农家好子弟。
从信中看,似乎是因为林聪彝资质鲁钝,不得已才去务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林则徐说次子鲁钝,是将其和长兄汝舟相对而言,实际上,十九岁的秀才聪彝绝对称不上鲁钝。还有人认为这是林则徐被贬的失意之词,但大概也未必如此,因为就在这封信中林则徐亦谈到他早在江苏为官时便已购置“粮田四十亩,自行雇工耕种”,不但为次子聪彝,也为幼子拱枢“预为学稼之谋”,早已为孩子们的学习和劳作做好准备,并不能说是灰心激愤之言。
勤劳为本、自食其力是林则徐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林则徐在字里行间向儿子悉心传递劳动崇高、务农光荣的理念,教导儿孙将勤劳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不仅是林则徐,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历来重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告诫子女“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要重视农桑,热爱劳动。明代学者史桂芳曾在家书中用东晋陶侃运砖习劳的故事,启迪儿孙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持守积极的劳动态度:“陶侃运甓,自谓习劳,盖有难以直语人者。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吾命言儿、稽孙,不外一‘劳’字;言劳耕稼,稽劳书史,汝父子其图之。”不足百字的家书,处处不离“习劳”二字。(田心)
夜灯与星星争光
十三陵水库建设者致妻子
【家书原文摘编】
懿珍:你好!
时间真快,十多天过去了,不知你怎么样?在这十多天的劳动中,我的体会是很多的。能有机会参加修建世界闻名,这样巨大工程的水库感到荣幸,这不仅仅是个劳动锻炼问题,最主要的是政治上的两个阵营的斗争问题。自从党提出:“红色水库一定在六月十五号完成”的口号以后,在工地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种不同的态度。我们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他们的使者、记者希望我们也相信我们能顺利完成,同时也为我们捏着一把汗。他们在工地上与我们共同劳动着、忙碌着;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则可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使者、记者,他们不相信我们的力量,他们等着十五号的到来,叫洪水冲垮我们的水坝,好在他们的报纸上诽谤我们的党,看我们的笑话。所以党提出,一定要完成,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让帝国主义发抖,让耳光打在他自己的脸上。
工地上热闹极了,大坝上有推土机、卷扬机、起重机,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各种机器。火车、推车、汽车……各种工具。十万劳动大军,白天一片人,夜晚一片灯,夜景比白天还美,真是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灯。只有这样比喻: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灯。人们的干劲冲天,忙个不停,和时间争光,和洪水争先。人们提出,一点当两点,一天当两天,就是用这种干劲来完成党的任务。我的具体工作,目前是扳道岔,推车,以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我们现在是夜班,23点-7点,8个小时,是很紧张的,当然也累,但一到工地,激动人心的工程就会将疲劳赶走,这里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大学堂,谁到这里谁都会被激动。这里会扫掉“六气”,在这里只看到集体,个人那是渺小极了。
1958年1月21日,北京十三陵水库正式破土动工,建设者们住在水库工地,夜以继日地奋战。信的作者俊峰,当时是总政话剧团的干部,收信人是他的妻子懿珍——一名中学教师。
工地上的劳动生活,忙碌且辛苦。去了十三陵水库十多天后,俊峰终于抽出一点时间,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分享了自己在工地工作的感受。他告诉妻子,十三陵水库是为了在七月一号向党的生日献礼,自己为这个伟大工程而努力,觉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1958年5月25日,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当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及与会的中央委员来到十三陵水库大坝工地,加入劳动。
毛泽东身着灰布衣,脚穿圆口布鞋,手握着铁锹铲着土,周恩来笑容满面和工人们一起干活,朱德接过运土队员手里百十斤的扁担就走,几乎看不出已年过七十。
“毛主席来和我们一起干活,我们还不使出十二分的劲儿来干?”工地上,扁担队、小车队不断奔向大坝,多拉快跑的民工壮汉,铲土如飞的年轻士兵,凿石运料的机关干部,挑起扁担的青年学生,大家都想着尽快建好大坝,建成水库。
自1月底开工,近40万人轮流义务来到工地参加劳动。6月30日,面积相当于2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十三陵水库竣工,创造了我国水利史上一个奇迹。
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了十三陵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更让我们看到,工地上的劳动者把劳动看成是自己的神圣使命,为了充满希望的新中国而拼搏。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亿万劳动者不辞涓流、不拒细土,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以苦干实干的作风,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中国。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奋斗者的征程,每一个追梦人都将是幸福的、光荣的。(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