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厦大在鼓浪屿修缮的文保项目,拿大奖了!

原标题:厦大在鼓浪屿修缮的文保项目,拿大奖了!

来源:厦门大学

▲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早期原始照片

▲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早期原始照片

▲修缮后的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全貌

▲修缮后的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全貌

近日,厦门大学的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修缮项目获得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全国共有4个项目获评。

23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在泉州举行,公布最能体现该年度修缮水平的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该年度全国共有200余个项目参评,初评阶段有30个项目入围,经现场复核、终审研究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了4个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该年度修缮水平的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其中之一是厦门大学的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修缮项目。这是厦门市文物保护项目首次获此奖项。

厦大在鼓浪屿修缮的文保项目,拿大奖了!

为什么要修缮?

它是多种文化与价值观念交融的实证

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建筑面积2930平方米,建成于1898年,由中国工匠设计和施工。1928年,日本领事馆在馆舍右侧增建两栋楼作为警察署及其宿舍。

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房产划拨给厦门大学作为教职工宿舍使用。2015年,厦大启动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修缮项目,2019年通过福建省文物局验收,202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为何要对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进行修缮?据了解,它是一座融合了西方及日本文化、同时又体现了近代和本地技术的建筑,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多种文化与价值观念交融的实证,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怎么修缮?

坚持按原材料原工艺修复

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够获奖,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修缮难度不小。据介绍,当时“建筑状况非常危险”——可以看到多次不同时期的改造、加建、室内分隔、封堵等在建筑上留下的斑驳痕迹,此外,该建筑还存在经年劳损和自然侵蚀导致的屋顶、墙体和楼板等构件发生渗漏、腐蚀,以及被榕树等植物侵入缠绕等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4月工程开工,当年9月厦门就遇到了超强台风“莫兰蒂”的袭击。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布的评价认为,该修缮工程有两个亮点——一方面,修缮工程使用了严谨的勘察设计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在修缮过程中,项目组邀请专家和学者对修复中碰到的顽疾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工程对木结构、木装修、门窗、油漆、五金、砖瓦等构件材料与工艺进行实物研究和科学检测,统计每一处使用的材料与工艺,坚持按原材料原工艺修复,不用现代仿制的工艺品,提高建筑的还原度。

据介绍,通过修缮工程,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外廊立面和典型的室内布局得以恢复,其中,外廊立面是非常典型的19世纪末在中国开埠城镇流行的外廊样式,但是,在修缮前,有的被封堵起来做成房间,拱券也成为窗户。

曾是厦大名人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后,厦门大学从长汀迁回,思明校区校舍损毁严重,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建筑划拨给厦门大学作为教职工宿舍使用。

这一厦大教职工宿舍是名人之家,数学家方德植、李文清,海关史学家陈诗启,海洋化学家李法西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居住过。其中,数学家方德植、李文清还是陈景润的恩师。

跨省找寻十余块瓷砖

修缮过程也有不少故事。譬如,根据设计方案,建筑二层壁炉缺失的瓷砖,要按照一层样式进行恢复。但是,施工单位在对晋江、泉州、安海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咨询当地老住户、老工匠后,仍没有找到相似瓷砖。几乎陷入绝望时,在一次市场寻料期间,施工单位偶然发现一种碟盘上的纹饰与壁炉表面瓷砖纹饰十分相似,顺藤摸瓜后得知,这种碟盘是由江西景德镇瓷器厂家生产的。

施工单位随即与厂家进行联系。据悉,其实修缮工程只需十余块砖,但出于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厂家并没有因为需求量小而拒绝,相反,他们多次与施工单位就瓷砖纹饰、颜色进行试验,最终通过反复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使壁炉原貌得以重现。

老建筑新风貌

——“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载体

今年1月,厦门大学召开系列研讨会,就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新周期建设规划、百年校庆工作等展开研讨。

研讨会期间,校领导和参会人员参观了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察署地下监狱,并开展迎接建党百年“四史”学习教育。

厦大在鼓浪屿修缮的文保项目,拿大奖了!

相关阅读:
石景山法院通报离婚财产分割中涉妇女权益保护相关问题 学习打卡 100句名言回顾党史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