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原标题: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记录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为公平正义所付出的努力。其中,报告中五次提到广西法院工作。最高法工作报告中的“广西元素”有哪些呢?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严厉惩处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分子依法判处重刑,甚至死刑,是我国的民情所在,民愿所向,民意所期。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2020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指令广西高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百香果女孩被害案”进行再审。广西高院经依法再审,于2020年12月25日作出再审刑事判决,撤销二审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1年2月2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凶手杨光毅执行死刑。

2020年,广西法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163件1539人,重刑率为27.68%,突出打击排在前三位的强奸、猥亵、抢劫犯罪行为;构建权益保护体系,共救助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3123人次,发放救助金额3633.63万元,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保护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为妇女儿童撑起司法“保护伞”

依法惩治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要职责。2020年,广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合力调处家庭矛盾,化解家庭纠纷,推动全区法院的反家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有效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效果显著。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接待、迅速立案、有效调解、快速审理”的原则,高效调解、审理涉及家庭暴力权益案件,依法维护家庭暴力受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法院认真落实自治区12个单位出台的《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全区56个县(市、区)建立了联动机制,设立庇护中心23个、探视中心21个。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全区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45件,有效发挥了防范家庭暴力的“保护伞”“紧箍咒”作用。

同时与自治区妇联等多部门联手,坚定推进反家暴工作,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探索出“社区反家暴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司法社工服务工作站”;宾阳县法院探索出“三个统一”“三个引入”新模式;南宁市良庆区法院以“两个中心”为出发点,以“双向干预”为着力点,创新了利用社会资源延伸审判工作新路子。

巡回法庭专业化解边贸纠纷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去年以来,广西法院结合沿海沿边、边贸活动活跃的特点,积极探索提高化解边境贸易纠纷的路子,着力解决中外客商之间的贸易纠纷,为边境中外客商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促进了边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凭祥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关键点,走在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沿。法院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司法职能,设立浦寨边境贸易巡回法庭。2020年,浦寨边境贸易巡回法庭共受理案件88件,结案84件,结案率达95.5%,为凭祥边民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353.3万元。

防城港东兴市人民法院设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和旅游巡回法庭,解决中越之间民间商事纠纷和赴越旅游纠纷,“旅游法官”定期驻点江平古镇、万尾金滩等热门景点,开展旅游法律知识、消费维权宣讲,对旅游纠纷就地立案、立即审理,“贴身”维护游客利益。

2020年12月,广西法院在崇左、钦州、南宁三地相继挂牌成立自贸区巡回法庭建设试点工作,以良好的司法助推自贸区环境的提升和优化,共审结涉外民商事及海商事案件1046件,办结涉外司法协助、涉港澳台司法互助事务486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南向、东融等重大战略,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加强巡回审判保护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司法保护。2020年,广西法院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为保护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26.8万尾鱼苗缓缓游进烟波浩淼的万峰湖……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举行的鱼苗放生执行行动。购买鱼苗的资金来源于隆林法院审理的15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30名被告人缴纳的6.7万元渔业资源修复费。

为传承好“绿色接力棒”,搭建起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绿水青山“司法屏障”,广西法院创新“增殖放流”“复耕复垦”“补种复绿”等裁判及执行方式,大力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共利益维护,在八桂大地上构建起一道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助力绘就壮美广西新画卷。2020年,广西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3万件,判处生态环境修复资金7901万元。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享受身边的便利

去年以来,广西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全国两会丨“桂”子飘香!最高法报告中的“广西元素”

2020年12月15日,“一站解纷争——壮美广西诉调新篇章”全媒体直播活动在崇左市、南宁市和北海市拉开帷幕。这是全国法院总第7期“一站解纷争”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网、央视频移动网、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等40多家媒体、平台参与直播,约1000万网友在线观看。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水平,既方便群众,又能给法官增效减负,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文东介绍,目前,广西法院有98%的法院建立诉讼服务大厅,提供立案、调解、委托鉴定、送达、速裁等集约化、全方位诉讼服务。同时,运行广西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逐步将线下一站式服务项目拓展到线上,并实现三类案件跨域立案服务,建立“家门口起诉”新模式。

广西法院积极健全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搭建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服务等类型多样的专业化调解工作室,引入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参与调解,广西130家法院全部设立调解工作室并建立在线调解室,对接调解组织1203家,共有调解员1742名,诉前调解案件12万余件。

2020年广西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74项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四。此外,崇左市中院、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和柳州市鱼峰区法院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相关阅读:
国务院安委办副主任王浩水受聘应急部一直属高校名誉院长 以色列新任驻华大使:以希望成首个与中国达成疫苗接种互认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