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拉开了今年全国人大年度会议帷幕。全球翘首以待的中国今年GDP增速被定为6%以上,之前外界纷纷预测了更高数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是中国今年增长8.1%,不过6%以上意味着6%是底线,“以上”不同于往年的“左右”,中国今年的实际经济增速有可能更高。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中国如今注重高质量发展,今年单位GDP能耗又设置了3%的下降目标。6%以上的增长寄托了中国继续扩大经济规模,同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新一年生活更好的多重希望。

去年新冠疫情大暴发,对各国的经济韧性形成了有很大可比性的考验。中国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3%是近年来中国最低的增速,但与美国-3.5%形成了5.8%的差距,是近年最大的,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超出得更多。今年是各国经济反弹年,6%以上仍高于IMF对其他主要经济体今年增速的预测。

今年其他主要经济体趋势看好,主要原因是去年跌的太狠了,因而是比较简单的反弹。中国今年的增长将呈前高后低之势,第一季度被广泛预测为将超两位数,也是因为去年第一季度跌的太多了,达到-6.8%。但后几个季度增速慢下来之后,反而体现的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硬仗。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让中国发展像咬齿轮一样扎实有力,另外一些重要谋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可靠的抓手。如今国内大循环蓬勃启动,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喷发让人们看到新的空间和纵深。新型城镇化率每年有望新增一个百分点,乡村建设会带动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制度红利将继续释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程度很高,同时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加上体制优势,我们形成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综合能力,确保了成长性和稳定性。今年全球经济呈恢复态势,但这也是新变数。比如各国制造业将恢复产能,这会挤压中国产品出口还是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呢?多数分析看好全球经济复苏带给中国经济的正影响,中国今年的出口应该更强劲。

信心非常重要,它会带来各种发展要素的汇集和活跃,进一步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当下中国社会的信心是贸易战爆发以来最强的,也是世界进一步看好中国的时期。中国不仅在贸易战中挺住了,而且抗疫表现出色,一个打不倒、面对任何挑战都能前进的中国形象已经树立了起来。外界甚至纷纷议论中国GDP可能提前在2028年超过美国,这一对比从未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指南,但外界看好中国,这将增加中国的机会。

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比,6%这个数字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的那个“以上”,它是中国今年经济的悬念所在,也是我们实际奋斗的空间延伸。经济发展的质量难以量化呈现,但当中国确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之后,GDP的含义已与过去不同,它的规模扩大同时也是经济质量提升的折射。中国经济在百万亿人民币的量级上继续以大经济体中最快的速度增长,这是中国的真功夫,它是世界认识社会主义中国最突出的地标。

毫无疑问,没有一项成就会舒舒服服到来,中国经济的宏观步伐铿锵有力,但细看进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信心不等于骄傲和盲目自大,多倾听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呼声,多关心因疫情冲击经济上蒙受了损失的人们,把增长6%以上分解为对企业实在、管用的帮扶,体现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支持,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世界在与中国比,中国必须与自己较劲。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6%以上,今年世界看中国的地标)

番外

中国两会重磅开幕,外媒紧盯GDP增长6%以上,“中国对从疫情中恢复充满信心”!

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两会时间”。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由于去年的报告没有提出这一具体目标,今年重新设定预期目标的举动吸引了多国媒体的关注。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多家外媒认为,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凸显了中国对从疫情中恢复充满信心,并同时提及了中国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重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经济主要目标。报道注意到,报告提出的中国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等。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CNBC:中国设定了2021年GDP增长目标,6%以上

路透社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情况的改善,中国设定了“适中”的GDP增长目标。在关注具体数据的同时,报道还援引纽约银行梅隆投资管理公司高级分析师米特拉的话称,制定一个“适中”的目标可以使中国政府更强调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文中还提到,中国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路透社:随着经济情况改善,中国设定了适中的GDP增长目标

在日本共同社看来,6%以上的经济增速目标凸显了中国对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充满信心。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共同社: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

西班牙《国家报》说,中国今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中国来说应该是很容易达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1%。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中所提请审议的香港选举制度将进行与时俱进完善也是外媒瞩目的热点之一。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今年中国两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提案被提请审议。报道还注意到,该提议正式宣布之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中国将“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CNBC:中国提议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完善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宣布将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改革,以确保“爱国者治港”。《卫报》也提到,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公布了确保只有“爱国者”才能治港的计划。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BBC:北京计划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改革

德国《时代周报》还详细关注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今天所作的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与CNBC一样,《时代周报》也注意到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香港的表态,中国将“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据新华社消息,王晨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选举制度包括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确保“爱国者治港”,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回归以来,国家始终坚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与去年一样,中国今年的国防支出也被外媒广泛关注。

环球时报记者从5日上午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获悉,根据会上提交审议的预算草案,中国今年的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

路透社认为,中国国防支出呈“温和增长”,而且中国今年的国防预算开支也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路透社:中国制定了又一个温和的2021年国防预算增长

彭博社认为,军费开支的增长与中印边境冲突及中国推动军事现代化的建设有关。报道还提及,在过去一年,美国还试图试探中国在台海、东海及南海问题上的“红线”。

6%不算高,关键是它之后那两个字

彭博社:随着经济复苏,中国国防支出增长6.8%

梳理往年数据可以发现,自2016年以来,我国国防预算增长率已连续6年降至个位数,增长幅度维持在6.6%-8.1%之间。2016年至2020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7.6%、7%、8.1%,7.5%和6.6%。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中国国防费增速放缓。

针对中国2021年国防支出增长6.8%,有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军费持续、稳定地理性增长,是由于中国有效管控住疫情,经济迅速恢复,得以继续推动军事现代化的建设。

来源:环球时报社评、环球网/罗勇夹心桐瑶

相关阅读:
华中农业大学新增1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建议加快制定专门规范,堵住未成年人信息保护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