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预算草案“三审”制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原标题:预算草案“三审”制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2月5日,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市及市本级202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决议,批准了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这标志着我市“人大代表预审、财经委员会初审和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第二轮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圆满完成。

“在巩固2020年首轮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21年新一轮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审查重点向支出和政策转变,更多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市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分6个监督小组对市交通警察支队、市林水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文广旅游局等6个单位的部门预算,以及由各部门管理的城市大脑交通治堵项目、农村水利专项、养老服务项目、学前教育财政补助项目、加装电梯专项、旅游全域化推广专项等6个指定专项(项目)资金开展重点审查。在预审过程中,人大代表共提出148条意见,其中125条被采纳。

“通过提前参与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我们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对预算进行审查,推动部门预算的编制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市人大代表张立春已经连续两年参加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为了精准提出预审意见,她每年都会结合审查部门的情况,去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去年7月,她还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财经专业知识培训班。“两年下来,不仅对做好预算监督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履职能力。”

新一轮的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吸引了更多市人大代表的参与。其中,既包括张立春等31位连续两年参加预审工作的代表,也有新增的13位代表,王征就是其中之一。“我今年参加了对市教育局预算编制的审查,重点对学前教育财政补助项目提出了意见。”通过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意见列表,可以清楚看到王征提出的具体意见及部门对该意见的落实反馈情况。“希望通过代表的审查监督,使部门的预算安排更加准确地反映基层老百姓的需求,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促发展、惠民生的作用。”

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审”制工作,切实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市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改进代表参与机制,让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履职意愿的代表参与其中,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同时,进一步优化监督流程,丰富调研形式,加强审查沟通,强化专业支撑,提升代表预审质量,并对预算执行情况实行闭环监督,保障代表意见得到有效落实,推动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取得更大实效。(本站编辑贾晓芸摘编)

相关阅读:
超市卖场、物流配送……正常运营,保障“渝”快过年,重庆这样做! 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人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