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西电校长杨宗凯: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

原标题:《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西电校长杨宗凯: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西电校长杨宗凯: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

◇面向国家对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西电决心下大功夫、下大本钱,全力培养信息与电子领域“高精尖缺”人才

◇面向国家攻克“卡脖子”工程的紧迫需求,西电将实施“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五大战略,全力产出信息与电子领域尖端成果

这是一所有传奇历史的学校,诞生于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毛泽东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中国电子信息教育的一面旗帜,开我国IT学科先河,在国防建设的尖端领域、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基建等多个制高点,产生多个“全国第一”的科研成果。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炉单晶锗、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皆出自此。

这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称“西电”)——一所有90年建校史的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当前,学校正全力以赴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力争到2031年建校100周年时进入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整体实力居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鸿鹄之志如何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就西电攀升一流大学的思路路径做出深入阐释。

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西电现象”新篇

《瞭望》:西电在人才培养上的成就已炼成一种“西电现象”,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杨宗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在多年办学历程中形成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我称之为“五多”。即院士校友多(29位)、将军校友多(120余位)、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雷达裁判长”保铮院士、东风系列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包为民、嫦娥五号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杨孟飞、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等多名航天总师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都是其中杰出代表。

他们彰显了西电人血脉的三个共同特质:将生命体验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有立于时代之先永不止步的追求,有坚忍不拔的行动力,这恰恰就是西电精神的生动体现。

《瞭望》:“西电现象”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杨宗凯:在我看来,可以从四方面对此一探究竟。

一是家国情怀浓。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十分紧缺,无论下海还是出国都是大诱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批西电学子放弃高薪,毅然选择去航天单位,在探索浩瀚宇宙中,留下西电人叩问星辰、天问求索的身影。他们将生命体验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历史长河中追寻生命意义,这就是西电航天人的选择,家国情怀的选择。

二是数理基础厚。西电一贯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78级校友、纳米发电机之父王中林院士对此深有感慨,他说:“我的成就,得益于在西电打下的数理基础和培养的判断能力。当年在学校做了五千道数学题,现在还能用上。”

三是专业造诣精。一直以来,在通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芯片制造等核心技术研发上,在探月、探火、天眼、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重大工程上,西电攻克着一个个难题,创造着一个个新高度,背后无一不有精深的专业造诣支撑。

四是实践创新能力强。西电有一个人才培养传统,就是干中学、干中融、干中创,这是西电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独特气质。在西电,实践创新的舞台很多,高大上的工程并非遥不可及。如在研国家重大项目中,研究生的参与率高达60%,每年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也有80%结合科研、生产和工程项目完成。

概而言之,以家国情怀为魂,以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基,在实践创新中检验怀疑、刷新认知,在改变世界的行动中创造未来,这就是“西电现象”的轨迹。

心怀“国之大者”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瞭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标教育强国目标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你打算为这一体系建设注入怎样的西电力量?

杨宗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从西电角度,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和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在高质量上下功夫,在高质量中谋发展。

具体而言,我们有三个主要思路。

一是方向上坚持“红”。红色基因是学校使命意识和家国情怀的集中展现,也是“双一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活力源泉。我们将牢记作为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中国红色通信人才摇篮的初心使命,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师生的教育报国之志和科技强国之力。

二是路径上做好“融”。信息与电子技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范围最广,信息与电子产业是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之一,当前也是全球主要国家竞逐的战略领域。基于这些特点,作为信息与电子领域“国家队”高校,我们必须有跳出高校自身的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促进教育与科技、产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三是产出上力争“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要求,本质上是要看一所高校是不是能够为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培养出一流人才,是不是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并为此作出一流贡献。

《瞭望》: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是当今高校寻求发展突破的新趋势,请你具体谈谈西电有哪些融合路径。

杨宗凯:一是科教融合。即发挥重大项目育人功能,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着力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高质量科研带动高质量人才培养。

二是产教融合。即与领军企业开展实质性战略合作,改变“企业给钱高校做事”的合作模式,深入到领军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中,从创新一线凝练科学问题。

三是校地融合。即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进校地一体化发展,共同建好西安电子谷;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体制机制创新、融入产业发展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瞭望》:你讲的“产出上力争‘尖’”,有什么具体布局?

杨宗凯:首先,面向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任务,全力打造更多信息与电子领域尖峰学科。我们要加强学科布局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从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整体布局,加强基础学科和信息与电子学科基础,培育和拓展一流学科建设群,以一流学科群带动重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和重点关注学科实力提升。

其次,面向国家对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全力培养信息与电子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我们正在布局和着手开展“高精尖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项事关长远的战略性工作,决心下大功夫、下大本钱,发现一批对科学有极大兴趣、志在突破科技瓶颈、为国家作贡献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信息领域未来领军将才和未来战略科技帅才,续写新时代人才培养“西电现象”的新篇章。

最后,面向国家攻克“卡脖子”工程的紧迫需求,全力产出信息与电子领域尖端成果。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实施“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五大战略,实施揭榜挂帅制和有组织科研,在贡献西电智慧和西电力量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

面向智能时代

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

《瞭望》:进入21世纪,人类由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西电作为以信息与电子为主的大学,在这种时代转轨中看到了什么挑战和机遇?

杨宗凯: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人类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工业时代的规模化、标准化培养模式,已很难支撑信息时代对大批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这是时代转轨带来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机遇是,人工智能正在促进“工业化教育”向“人工智能+教育”转变,一种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模式正在孕生。

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首先,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学校。我们会看到,智能时代的校园充分考虑了传统实体环境学习和在线学习环境的整合,正通过打造重临场、强交互、多层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无所不在”的方式,打破教育资源在区域、学校以及人际之间的“资源孤岛”现象。

其次,人工智能正在赋能课堂。我们还会看到,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的教学越来越普遍,学习场所逐渐从教室内拓展到教室外,从课上拓展到课下,并通过人机协同的学习环境,形成高度智能化的沉浸式课堂学习环境,教学将向更深层次的创新思维、创造力养成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迈进。

再次,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学生。我们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同时,也加剧了新旧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冲突。如何让学生适应充满变化的智能时代,并成为时代的新主人,亟待我们面向未来改变当下的教育体系,建构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人工智能正在赋能教师。我们还会体会到,教师的能力标准被重新定义,传统的专注于识记、理解、应用方面的知识传授职能,越来越多可以通过与人工智能协同完成,教师的工作重心将更多转向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辅导、人格塑造等。

《瞭望》:面对新挑战新机遇,西电做了什么针对性改革?

杨宗凯:西电以信息与电子见长,向智能化大学迈进有坚实的基础和优势。基于此,近年来,学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率先开展了“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实践。

一方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试点“人工智能+教育”示范项目,打造“双院(智能书院和学院)”+“双空间(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双师(虚拟教师与实体教师)”+“双创(创新创业)”+“双证(学位证书和电子能力证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的新生态正在构建形成。

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数字大脑”及“数据引擎”建设项目,启动全感知、全连接、全智能的运营中心和AI+教育中心建设,力图以数据精准管理推动核心业务“可视、可控、可管”,推动学校治理进入更加精准、快捷的智能决策时代。

《瞭望》:这些探索性改革成效如何?

杨宗凯:应该说成效明显。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往年录播+线上直播+线上交互”的一体化线上教学体系,使我们成为国内最早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的高校之一。这一探索实践也入选数字陕西建设最佳实践案例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全国线上专题优秀报告。基于此,我们还为教育部决策和出台相关标准提供了咨询建议,为全国高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提供了指导,凸显了这一探索性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瞭望》新闻周刊专访西电校长杨宗凯: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许祖华

视频:侯坤晨

责任编辑:田敬权

无论在哪过年,这件事一定做好 这个一线城市,楼市调控再升级!住房不封顶,银行不予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