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经三轮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取得丰硕成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河源可谓收获满满:河源第一所本科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开学,河源人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深河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工程全面完工,门诊开始试运营。这一年,由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214个省定贫困村“八有”指标全部达标,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并完成退出程序,退出率100%。迄今,河源8个产业转移园累计落户项目1520个,建成投产项目1096个,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591家,产业呈集群式发展。
精准扶贫、产业共建、民生帮扶……自2013年始,历经三轮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常年有近400名深圳干部扎根帮扶一线,他们坚持党建引领、真抓实干,与河源广大干群一起通力合作,取得丰硕帮扶成果。
建强队伍不到一年时间调研80余个贫困村
新一轮的对口帮扶,共有371名深圳干部活跃在帮扶河源第一线。2020年,受疫情影响,帮扶工作的不确定性增加。为此,深河指挥部强化帮扶调研,由指挥部领导带队,坚持每周分组调研,不到一年时间走访调研80余个省定贫困村。
以此为基础,指挥部印发《关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共建产业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帮扶文件11项,修订完善《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6项,进一步推动各项帮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这些规章制度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指挥部从严从实做好深圳援派河源371名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工作的通知》,领导干部与党员职工一对一、面对面说廉政作风、听意见建议、凝聚帮扶合力。推动河源从全市遴选了11名干部到深河指挥部挂职,联合举办河源市2020年全市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班,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扶贫队伍。
精准帮扶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东源县仙坑村由深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和盐田信访局对口帮扶,这里山清水秀,2019年先后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仙坑村最具特色的方形城堡式客家围屋四角楼、八角楼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
记者日前到访时,有20多位村民正在村民广场等着接待从深圳来的中学生研学团队。仙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启煜告诉记者,2019年初,村里与广东宝牛乡村旅游公司、河源市研学教育中心等机构,推出了中小学生乡村研学项目,同年启动“万家旅舍”项目,把闲置的民房统一装修、定价,给游客住宿。该项目仅推出1年时间,吸引了珠三角3万多名学生前往体验农村生活,有效地提高了村民收入。“乡村研学+旅游”,成为仙坑村脱贫的重要抓手。
与仙坑村不同,记者在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看到的是连片的蘑菇养植大棚,该村引进位于河源灯塔盆地的智慧大健菌业公司,带动村民进行蘑菇种植。深圳大鹏新区驻源城区上村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黄旭军告诉记者,广东高温高湿,适合种蘑菇,他希望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大规模种植。
如此种种,或是龙头企业带动,或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深圳帮扶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成功打造了源城蔬菜、东源板栗、和平猕猴桃、连平鹰嘴桃、龙川油茶、紫金茶叶等“一县一业”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我家有五口人,原来没有固定收入,来到养殖产业园务工后,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生活有了保障,很高兴。”紫金双兴村的贫困户钟小平对记者说。
据统计,截至2020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214个省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万元,比2015年增加1.39万元。贫困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9万元,比2015年增加1.44万元。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39万元,比2015年增加36万元。“八有”指标全部达标,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并完成退出程序,退出率100%。
产业共建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高新区企业孵化基地,位于河源高新区的深河金地创谷,是深河产业共建的标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1亿元,占地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成,目前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引进和招商工作。
据介绍,深河金地创谷目前已引入2个国家级孵化器,一是河源高新区先科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河源市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先科孵化器为国家级孵化器,已入驻天和研究院等3家科研院所、16个孵化项目以及5家科技服务机构;并设立了500万元的种子资金和3000万元的孵化基金,可为入孵的优质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创投融资扶持。
产业共建是深圳对口帮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深河聚力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如在河源市高新区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和食品饮料三大产业集群;江东新区产业园打造广东大数据终端制造基地;东源县产业园形成省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据统计,河源8个产业转移园累计落户项目1520个,建成投产项目1096个,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59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约180家,全市总数226家。其中,2020年已落地建设的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达30个,完成工业投入196.65亿元,工业增加值211.5亿元,全口径税收24.62亿元。
与此同时,8个产业转移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河源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东源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于2020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区。
民生帮扶教育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
深河指挥部聚焦民生热点,把河源的民生当成“自家事”,坚持“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持续发力,河源的教育医疗等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
作为深圳对外援建的最大单体项目之一,深河人民医院总投资16亿元,历时3年半的建设,力争2021年3月31日前达到项目整体试运营条件。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整体移交给河源市政府,医院设置有800个床位,预计将成为河源设备最先进的医院。
去年10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正式开学,首批4000余名大学生入驻,结束了河源没有本科高校的历史。该项目由深圳援助5亿元,再加上前年开学的深圳中学河源学校,深圳对口河源实现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链条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