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着眼创新“点亮”发展版图——北京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关桂峰)2021年已经到来。回顾2020年,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疫情冲击,首都北京如何育先机、开新局?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点亮”发展版图,接诉即办加主动治理“牵引”城市治理……新年新气象,新一年,北京将继续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科技是“硬支撑”
危机孕育新机,变局预示新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充分发挥科技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为全国科技抗疫贡献北京力量。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谈绪祥说,北京在疫苗、诊断试剂、药物研发上,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竞争力,跑出“北京速度”。
疫苗方面,在北京研制的4个新冠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其中科兴中维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已于2020年7月全国首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并获批紧急使用,疫苗产量增长迅速;药物研发和诊断试剂方面也都取得全国领先的成绩。
科技支撑抗疫取得战略性成果,也是北京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2020年1月至11月生物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带动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降转增,1月至11月同比增长3.2%。
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超过了不少国际知名创新城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9年分别达到24.4%和23.8%……科技创新引领北京高质量发展,高精尖产业领跑北京经济增长。
2020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逆势增长16%。
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自动驾驶启动中……”随着车内的提示声响,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创十五街启动。车辆不仅能自主实时识别周边障碍物,还可根据路况自动变道、变速行驶。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北京抢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瞄准“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出台系列“五新”政策。“‘五新’突出数字化赋能,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谈绪祥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北京发挥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构建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了智慧绿心等7个项目,推动底层技术应用。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工程。截至2020年11月底,北京累计开通室内外基站5万个,实现五环内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连续覆盖……1月到11月,北京新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6%。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先手棋。北京提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在北京昌平的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2020年,其生产的桩机达到国家智能制造最高等级5级。数字化工厂促使企业营业收入和产值增速加快。
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强劲带动下,2020年北京市经济逐季向好、企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6.6%、-3.2%、0.1%,全年预计增长1%左右、总量超过3.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2.4万美元。
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北京将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有事就打12345。2019年,北京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创造性改造,形成了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治理新机制。
从接诉即办到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北京着力解决群众的身边事,让群众获得感更“直接”。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玉带路社区的老旧小区多,上下水堵塞、私搭乱建、楼顶漏雨等问题成为百姓的烦心事。外加保温层、更换防盗窗、楼道管线入槽、安装扶手、铺上防滑地板胶……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静说,居民盼望的,正是政府所要做的。经过改造后,房子又保暖又漂亮,大伙都说这不像改造的,就像新建的一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更加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党的十九大提出民生领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求,北京市自我加压,再增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和安全性这“五性”指标。
新的一年,北京将继续以“七有”“五性”为民生工作抓手,补短板、强弱项,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