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有多了解《基督山伯爵》?丨新京报×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基督山伯爵》将于11月10日至18日亮相,这部剧由喻荣军编剧、王晓鹰执导,演员于洋、孙莉、王卫国等主演合作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这部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完成的长篇小说成为经典,其间的很多语句在今日来看并不过时,甚至有着对现代生活的普世价值。在看话剧前,我们如何了解透彻这部名著?有几个冷知识在看戏前为您揭秘。
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爱德蒙·邓蒂斯的“法老号”货船大副,因受到陷害被关进了伊夫堡监狱,在善良的神父的帮助下逃出了监狱,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其实《基督山伯爵》有两个中文译名,另一个译名是《基督山恩仇记》,出自1947年蒋学模翻译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从1947年到1978年,中国大陆只有蒋学模的这个译本,因此这个译名深入人心。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蒋学模的译本,书名恢复为《基督山伯爵》。
《基度山伯爵》十多次被美国和法国搬上银幕,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是法国高蒙影片公司1961年出品的同名电影,虽然此版在世界电影史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中国观众来说最为熟悉,因为孙道临、毕克等配音大师成就了这部经典,后来在电视上一播再播。
此次国家大剧院版话剧《基督山伯爵》力求呈现最完美的舞台制作,编剧喻荣军在改编这部大部头著作时曾七度易稿,致力于探寻经典的现代意义,他在保留原著小说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男主人公爱德蒙·邓蒂斯拆分成了三个角色,代表不同生命阶段和人生境遇下的邓蒂斯,而无论舞台、表演,此版《基督山伯爵》改编均有当代色彩。
新京报编辑田偲妮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