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卒中高发期至,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切忌“秋冻”

原标题:卒中高发期至,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切忌“秋冻”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今天(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每年的换季期是卒中高发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专家提醒,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三高、吸烟、高盐饮食等,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疾病防控,不要“秋冻”。此外,如出现卒中发作,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药物,应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今天,“2020世界卒中日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天坛医院启动。在门诊,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医护人员和红手环志愿者为市民测量血脂、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和专业指导。

卒中即俗称的“中风”。根据《中国卒中报告2019》,2018年,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5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我国卒中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脑卒中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达1300万。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中国已成为卒中终生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今天早上4点半,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还抢救了一位血管病患者。他告诉记者,每年的换季期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其中就包括卒中。这个时期,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情况,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增加发病风险,因此在秋冬交替时节,应注意保暖,切勿“秋冻”。

有一个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就可视作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吸烟、高盐饮食等。这类人应当定期进行脑健康检查,改善生活方式。

“对卒中的防范越早进行越好,定期运动、拒绝烟酒,这些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进入老年,血管硬化严重,就很难逆转了。”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文志说。

专家还提醒市民,万一在家中发病,切勿自行服药。目前针对中风,并没有家中可救急的“灵丹妙药”。

王拥军介绍,当发现自己或家人突然出现肢体麻木、疑似偏瘫、语言障碍、单眼黑盲之类的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可通过三个动作进行卒中判定,对镜微笑看是否嘴歪,双手伸直向前平举十秒看是否高低不同,说一句绕口令看语言是否清楚。如果有问题,第一时间求助的应当是120而不是亲朋好友;如家中有血压仪,可测量血压,但不要自行服用降压药,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药物,脑血管病发作时40%的人存在吞咽困难,家中准备的所谓“灵丹妙药”,不仅没有证据表明有效,还容易被呛入肺部,带来生命危险。

新京报记者戴轩

编辑白爽校对李立军

十月文学院成立影视创作中心 如何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