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待今年“双十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给出三大理由
国家统计局19日上午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多项关键指标“由负转正”。发布会后,央视新闻《相对论》时隔三月再对话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哔哩哔哩科普视频作者所长林超直播连线,谈及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走向时,“双十一”成为关键词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不过,整个前三季度的这一数据同比仍下降了7.2%,提振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谈及于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预期、消费环境的改善,都成为对“双十一”“有期待”的理由。
以下为对话实录:
央视新闻《相对论》:这个“双十一”有什么计划吗?
所长林超:“双十一”我的计划就是“看”着我老婆。她每年“双十一”都会买很多东西,今年更是积攒了很多需求。
刘爱华:一说“双十一”,确实有很多人有购物的冲动。
通过这几年的数据监测,我们发现,比如“6·18”“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越来越成气候。这些购物节甚至打破了我们平常消费的一些季节性规律。以前,一年下来,我们的消费可能有几个高点,都是与节假日有关的,比如春节、五一、十一。现在,这样一个营造出来的购物节,已经慢慢在重塑着我们的消费行为,形成新的规律。我常跟同事们讨论,比如“双十一”快到了,大家开始提前囤货,一囤货,消费周期是不是就变长了?
今年的“双十一”,大家是有期待的:从我们的宏观数据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实现了年内首次转正。这一点对大家的消费能力而言,肯定是有助益的。
第二,预期也在好转。越来越多的企业复工复产了,调查失业率在下降,就业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大家未来能对收入有一个持续性的预期了。
第三,就是消费环境在转变。疫情期间,很多人习惯了网上购物。我个人感觉,消费习惯很难再回到疫情前了。线下消费受到疫情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线上。消费的便利程度也在改善。
所以我对今年的“双十一”还是有所期待的。不过目前我还没想到“双十一”的事,要买些什么东西等等。刚才您说到“双十一”,我才突然想起来,快到“双十一”了。
央视新闻《相对论》:那么,“双十一”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前三季度的消费吗?
刘爱华:往年,大家会在购物车里囤货,等到“双十一”看看有没有促销,再决定要不要下单。我认为,今年仍然会有。
责任编辑:张玉 SN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