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话李兰娟: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攻克科学难题

原标题:对话李兰娟: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攻克科学难题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温州开幕,在下午举行的大健康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关,为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她认为要对发热患者进行常态化监测,设置发热门诊非常重要,让新发突发传染病“前哨”更响。同时要加大对冷链载体、物流货物、交通工具等的检测力度。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只要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生产经营、旅游活动、上学等都可以正常进行。她表示,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能攻克科学难题。

目前及时发现、隔离境外输入病例是关键

新京报:双节期间超过6亿人次出游,如何评价后疫情时期首次长假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李兰娟:这次长假我国6亿多人次“大流通”,没有发现(相关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说明我国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当然,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因为境外疫情还在大规模流行,一旦有境外输入病例不加严控,还有可能传播流行,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能放松。

总的来说,国内已经比较安全,大家提高防御能力,一旦境外有输入(病例)要就地隔离观察,精准防控,不导致大规模传播,我们的生产、上学等就可以照常进行。

新京报:近日天气转凉,青岛出现疫情,境外输入病例也有所增加,这是否意味着秋冬季疫情开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李兰娟:秋冬季气候适合病毒复制,所以传染病容易流行。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关键是境外输入病例要及时发现、隔离,不造成蔓延。所以,我们也不用过度害怕,主要是不能疏忽大意。通过前段时间的疫情,中国从百姓到政府管理部门都有较高的警惕性。

流感季节到来时,建议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新京报:随着秋冬季气温降低,大型活动和异地出行是否需要适当减少?

李兰娟:这次国庆长假证明我国开展一般旅游活动、会议活动等,只要所有人都有健康码、进行体温测试、流行病学调查等,在严格控制传染源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可以照常进行。

新京报: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需要全员打吗?

李兰娟:疫苗使易感人群有抵抗力,目前某些新冠疫苗三期试验正在进行,部分地区和高风险人群已经启动紧急接种工作,今后有更加成熟的疫苗,希望更多的人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就不会大流行。

每个流感季节到来时,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也比较好。

新京报:对于青年科学家,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寄语?

李兰娟:青年科学家是中国的未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希望青年科学家不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攻克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学难题,成为新一代更有创造力的专家。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白爽校对吴兴发

相关阅读:
上海野生动物园一工作人员遭受熊攻击身亡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永吉接受审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