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岁男孩疑因吃冷藏一周鱿鱼突发重病,冷藏食品须注意时间管理
2020年10月,广东东莞11岁男孩小豪吃完在冰箱冷藏层存放一周的鱿鱼后突发疾病,后被确诊为溶血尿毒综合征。据了解,食物相关的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也被称为“汉堡病”,是儿童急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小豪仍有50%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事件对外披露的信息尚不明确,无法判断诱因是否为变质鱿鱼。但若想减少风险,消费者可多注意产品冷藏、冷冻的区别与时间,不吃变质产品、不吃污染蔬果、将肉类等煮熟煮透。
男孩患上溶血尿毒综合征
据媒体报道,家住广东东莞道滘镇的11岁男孩小豪,吃完变质鱿鱼后突发疾病,被确诊为溶血尿毒综合征。经治疗,10月16日,小豪的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但还未脱离危险期,有50%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
小豪家人向媒体回忆,9月29日,小豪一家逛超市时,买了一盒用保鲜膜包裹的冰鲜鱿鱼,并将其存入冰箱冷藏室中。10月5日中午,小豪姐姐将冰箱里鱿鱼拿出来翻炒,作为姐弟二人的午饭。食用量上,小豪因为喜欢吃的比较多,姐姐只吃了一点点。
几小时后,小豪突然出现腹痛、拉肚、便血等迹象。闻讯回家的父母将小豪送到道滘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肠炎。住院期间,小豪病情未见好转。10月7日,小豪被父母转送到康华医院,诊断为肠道感染的细菌导致急性肾衰竭。10月11日深夜,小豪被救护车送往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路上发生抽搐。后经检查,该院诊断小豪患的是溶血尿毒综合征,由肠道感染所致。
据了解,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是儿童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食物相关的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也被称为“汉堡病”,因1982年美国儿童食用未熟汉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而得名,大约40%的患者诊断时小于18岁,诱因通常是食源性疾病引发的肠道感染。
至于小豪此次病情是否由鱿鱼变质引发,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部主任阮光锋认为,未有官方披露前,个中原因尚不明确,还不能将事件完全归罪于变质鱿鱼。朱毅也称,本次事件对外披露信息并不充分,不好判断感染关键在于海鲜、变质、冷藏或是其他因素。
据朱毅解释,如果消费者想要降低儿童患溶血尿毒综合征的风险,建议不吃未熟透的肉类,不喝变质、未消毒的牛奶,不吃被污染的蔬果。关于鱿鱼挑选,消费者可依据一些方法判断新鲜度。新鲜的鱿鱼有光泽,没臭味,须和头不容易扯开,按压有弹性。反之,如果晦暗无光,外膜不完整,发黏,有臭味,须一扯就断,就是不新鲜的鱿鱼。
冷藏食品需注意时间和分类
小豪的经历在网络传播后,“保鲜膜包裹的冰鲜鱿鱼在冷藏室放一周”的储存方式也引发讨论。朱毅告诉新京报记者,储存在冷藏室、保鲜膜包裹的海鲜食品最好在1天内吃完,最多保藏2天。如果1天内吃不完,可用更安全可靠的冷冻保存方式。
实际上,对于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冷藏食品时的注意事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曾发布《如何吃得更安全——食品安全消费提示(2018-2019)》。其中提及,消费者购买冷藏食品时,首先要看食品保质温度。如果食品包装上要求低温保存,而商家放在常温下,最好不要购买。要按顺序拿取。先取不用冷藏又不怕压的,再取可以在室温下至少放1-2天的,最后取冷藏食品。要分类摆放在购物车中。把需冷冻冷藏的食物放在一起,减缓温度上升速度。但要注意把不同类型的冷冻、冷藏食物各自包严,既不要接触蔬果,也不要互相接触,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污染”。除使用购物袋,还可自带冷藏袋和冰袋。
购物回家后,应尽快将食物分类放入冰箱。其中,冷藏食品包括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冷却食品一般在超市的冷藏柜中出售,买回来后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而冻结食品一般在超市冰柜里出售,购买回家后如不马上烹调,就需要立刻放入冰箱冷冻室中。
对于放入冰箱后的储藏时间,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曾有文件建议,冷藏环境下(约4.44℃),新鲜的鱼、贝类等海鲜存放时间为1-2天;冷冻环境下(约-17.78℃或以下),新鲜鱼类存放时间为3-8个月,新鲜贝类存放日期为3-12个月。
如果有事不能及时放入冰箱怎么办?《如何吃得更安全》指出,对于已解冻的鱼肉类,应尽快全部烹调,如一餐吃不完,可趁热分装成几份,分别冷冻或冷藏,每次按需取用;巴氏奶如不能及时冷藏,即使还在保质期内,也应尽快喝掉,喝前先加热到80℃-90℃;如果打算生吃的鱼片、鲜虾离开冷藏条件1小时以上,应改为烧熟煮透再食用,否则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新京报记者王思炀
编辑李严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