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锦瑟年华留墨处 落笔有情寸心知——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扶贫干部陈劲松

原标题:锦瑟年华留墨处落笔有情寸心知——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扶贫干部陈劲松

来源:乐山市纪委监委

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已经出炉,来自全省60个先进集体、120名先进个人获表彰。其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扶贫干部陈劲松获得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陈劲松(右)督查帮扶工作

陈劲松(右)督查帮扶工作

“期末考得怎么样?暑假作业做完了吗?”8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扶贫干部、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陈劲松来到他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了解孩子们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

2004年起,中央纪委对马边县进行定点帮扶。策马扬边十数载,当地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5.91%下降到了0%,2020年2月18日,马边县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下派帮扶干部,陈劲松见证了马边点点滴滴的变化。

“陈书记大部分时间都在下乡”

“我是典型的‘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陈劲松这样描述挂职前的自己,而来到马边后,他提着装满资料的公文包,走遍这里大大小小的乡镇,把根深深扎进了这片土地。

2018年冬天,陈劲松前往马边县民主乡小谷溪村走访贫困户,当时,村通组路尚未全部完成硬化,车子在泥路上一直打滑,陈劲松便换上雨靴,下车徒步去村民家。一路上,雨靴几次陷进泥地拔不出来,靴筒高及膝盖,泥浆仍不断往里灌。整条山路走下来,陈劲松花了足足两个多小时。

下乡路上推车

下乡路上推车

路不通,村民们住在山里,出行极为不便,孩子们上学也成了一个大难题。陈劲松知道,小谷溪村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从那以后,小谷溪村成了他跑得最勤的一个地方。村里的新学校修建得怎么样了?村干部们履职是否认真?贫困户们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陈劲松都记在心上,仔细过问。有时下乡走访得太久,结束时天色已晚,他便直接在小谷溪村住下,晚上继续和驻村第一书记柴杰交流工作、畅想小谷溪的未来。

而除了小谷溪村,马边县的其他村镇,陈劲松也一个都没落下。马边县定点帮扶办干部洪阳茜说:“陈书记大部分时间都在下乡。”

“扶贫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下乡走访的过程中,陈劲松发现,不少彝族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却还在上小学一二年级。仔细了解情况后,他才知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上学交通不便、父母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在适学年龄没能正常入学,只得和弟弟妹妹们在同一个班上课。然而,来自亲戚朋友、同班同学的嘲笑,无时无刻不打击着这些“大龄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到这个问题后,陈劲松及时与其他挂职扶贫干部一起商量,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扶贫办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咨询教育专家后,大家决定,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单独编班,帮他们树立自信、在学习上“跳起摸高”、追上同龄人的步伐。

陈劲松(中)和桐华班的孩子们

陈劲松(中)和桐华班的孩子们

阿培阿黑是“桐华培优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她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成绩仍然保持在班级前三。说起过去,她回忆道:“以前所有人都嘲笑我,我本来很喜欢上学的,后来都有点不想读书了。”而现在,她告诉陈劲松,自己有梦想了,想考大学、做一名服装设计师。

“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不要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你是XX吗?我今天到你们建设镇来了,现在在你联系的贫困户家里,我考考你啊,这户家里有几口人?具体是什么情况?”

这日,听说一家贫困户家里有困难,陈劲松急忙赶去了解情况。厘清问题后,他一边安抚贫困户,一边给这家的帮扶干部打去电话。电话接通,陈劲松没有直入主题,而是考起了对方,看他对自己的贫困户是否真的了解。听到帮扶干部准确地答出了这家人的生活状况,陈劲松这才切入正题,嘱咐对方协调解决问题、持续跟进情况。

“我经常这样,不打招呼,直接入户家访,然后给帮扶干部们打电话。”他笑着说,“我们县委书记不是让我管督查嘛,他一开始就告诉我,看到有什么问题就好好查,不要有顾虑,先从他开始督查。我真这么干了,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了他帮扶的贫困户家,看他的帮扶责任落实得怎么样。后来发现,贫困户们对帮扶干部还是很认可的,这说明扶贫工作的确做到了实处。”

陈劲松说,正因为有一大批基层好干部不断涌现,马边脱贫攻坚才能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群众脸上的笑容越多,对共产党越认可,作为扶贫干部的他,就越能感到幸福。

“中华第一龙”领衔,红山文化上古玉器集结国家博物馆 “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背后的东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