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了i了,上理这个学院的课堂居然可以get这样的技能?
“老建筑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它们不应该只沉睡在历史档案中或者作为校园一景去欣赏,而要以新的面貌立体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为‘环境人’首先要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个人置身于环境保护这个体系中”……在环境与建筑学院,课程思政的“音符”融入了课堂,同学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在课程思政不同“乐章”的陶冶下更深入思考着自己未来作为建设者应具有怎样的使命与担当。学院还赋予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各环节以更多的特色和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实践、去体验、去表达。
01加入“国际化”音符:
体验“模拟听证会”
做工程师先“立德”
向上滑动阅览
“你的行为属于缺乏技能,违反了职业工程师协会的道德准则。工程师协会命令你重新接受相关教育培训,并支付约4800加元作为听证会费用的一部分,否则你将被迫放弃工程师执业执照。”
在环境与建筑学院“工程伦理”课程的“职业聆讯”现场,由史焕聪老师扮演的“工程师职业纪律调查委员会”专家为环境系18级本科生张雲扮演的违规工程师下了“判决”。回忆起听证会上的情景,张雲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对当时自己所扮演工程师的“违规行为”记忆犹新:在对各种数据以及各种实验装置的操作都不熟练的情况下,就对一家单位进行环境调查。因此,该工程师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模拟听证会上,台上的学生认真陈述,台下的学生们跃跃欲试,而老师则扮演“书记员”,有问必答。师生们沉浸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不少学生还掏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精彩的课堂场景。“听证会很吸引眼球,很‘国际范儿’!”“这种教学方式能调动起我们的学习兴趣!”面对学生的“点赞”,史焕聪表示,“当时我们只是想试试看,没想到一下子就受到了欢迎。”这是他面向全校的工科本科生开设的符合“华盛顿协议”的工程伦理课程。
北美职业工程师的头衔以及在加拿大工作留学十年的专业经历不仅赋予史焕聪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作为一名职业工程师,要让祖国的年轻人了解工程伦理,因为这门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史焕聪说,别的工程类课程需要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而工程伦理本身就是思政。这门课程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系统的工程伦理教育,包含工程实践、工程伦理核心、卓越工程师应然素质、职业精进和环境五大主题,并通过举办模拟听证会等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工科学生的兴趣,以工程实例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是很契合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工程伦理”课程的“职业聆讯”现场
02加入“人文”音符:
用三维建模技术守护母校
历史风貌,厚植家国情怀
向上滑动阅览
“作为土木专业的学生,我们想在毕业前运用所学,给学校留下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得知自己的小组获得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学第二届BIM建模大赛特等奖后,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的黄江明诉说着对校园的情怀。
她所在小组这次的参赛项目是3人共同绘制完成、历经70多次修改的三维建筑可视化模型。这个由饶平平、刘俊老师指导,当初抱着“试试看”心态的本科生团队,经历了一年多的校园实践。从档案馆、基建处调研图纸、分析图纸到学习REVIT软件、建模,再到最终成功展示,她对BIM建模这项技术从陌生到熟悉,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对学校有百年历史沉淀的建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情感。
将学校近五十栋楼宇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数字建筑信息模型、为学校创造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所有模型全部无偿捐赠给学校档案馆……这些成就都是学生们在建模比赛中完成的。而之所以开展这项大赛,要从一堂“BIM技术基础”课说起。在开讲这门课时,饶平平告诉同学们,校园内有很多优秀的历史建筑,“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是一道道靓丽的景观。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变迁,部分楼宇建筑资料残缺,“有的甚至只剩几张发黄的旧图纸”,为后续运维管理带来很大困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饶平平想到了BIM技术,它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接下去的课程中,饶平平与刘俊带着学生们学习能够实现BIM技术的各种软件。同时,依托环境与建筑工程产业学院和沪江BIM社团,通过校企合作培养BIM技术人才,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家国情怀。春风化雨中,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荣誉观念与使命意识悄然生长。
再次与饶平平老师取得联系时,他已经回到了喀什大学对口援疆工作岗位,负责协调沪喀两地同上“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课程。在那里,他为喀什大学土木学院师生举办课程思政研讨交流、介绍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并着手打造喀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饶平平老师与喀什大学学生在“课前五分钟”环节进行交流
03加入“责任”音符:
当“环保讲师”,
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在实践中验证课上所学的知识,学到了,又玩到了,非常棒!”从2019年学院首届“大气治理·中国说”大赛领奖台上走下来的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汪云云介绍道,“有一次老师上课讲到上海将对本市车辆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引导我们对标准进行阐释,并向大家介绍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小组选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题。”
据了解,这项比赛最初是张晓东老师在学校“新时代·中国说”启发下,在专业课上举办的。“从合格的‘环境人’这个角色出发,与学生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从这个信念出发,张晓东早在两年前就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上,对“专业课程中国说”大胆着手尝试:依托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工作站,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并让学生们走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学,为孩子讲授课程《揭秘“大气污染”背后的故事》和《饮用水安全与人们的生活》,积极传播环保理念。
在进入中小学正式担任讲师之前,学生们先参加选拔赛。去年的比赛历时两个多月,共80多位同学组成的21支队伍参与,6支队伍进入决赛。如今,这一活动实现了对2017级110多名环境工程选课学生的全覆盖。“可以说,通过‘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团打开了大中小德育交流共享的新局面。用输出倒逼输入,再次强化了学生的环保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专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张晓东说道。
环建学院首届“大气治理·中国说”大赛现场
作为课程思政改革领航学院之一,环境与建筑学院不断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结合学院特色和优势,关注生态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和节能等当前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关注的领域。
“学院在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元素,拓展思路,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新路径,形成了学院特色的‘三圈育人’的模式:内圈为思辨课程,中圈为‘新时代·中国说’,外圈为‘青少年科学服务站’,同时产业学院整体协同助推发展。”学院党委书记金晶谈道。
来源丨新闻中心环境与建筑学院
文丨马辰燕
排版丨李子艳
责任编辑丨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