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诗圣”故里,流淌中国人千古情愁

原标题:“诗圣”故里,流淌中国人千古情愁

新华社郑州9月14日电题:“诗圣”故里,流淌中国人千古情愁

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

日前,在“诗圣”杜甫的故乡河南巩义,一场诗会在月色中开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现场一人吟一句带“月”字的诗歌,几轮下来,一名3岁左右的小男孩卡壳了,一脸委屈地扑进奶奶怀里。

类似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不学诗,无以言”——对“诗圣”故里人来说,诗歌是课本里的庄重文化,也是茶余饭后的日常消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时,BBC推出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反响强烈。

“为什么杜甫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爱?”这部纪录片的撰稿人和主持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带领团队,试图通过重走1200多年前的“诗圣”之路,回答这个问题。黄河边的杜甫故里,是他寻访的重要一站。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这条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汹涌奔流5000多公里的大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神幻奇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写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襟怀抱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旷达;“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的悲悯情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咏叹……黄河岸边,诞生了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诗坛巨匠,也留下了李白、王维、苏轼等一代代诗人的千古诗句。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女士表示,她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并非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力量对生命的感召,中国古诗词蓄积了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诗言志,歌咏言。杜甫目睹百姓的痛苦,直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深忧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感叹“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他乱世流离,却为民生得安欢欣狂喜,“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忧国恤民,在自家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何由彻”之时,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位文学评论家这样评述:杜甫传世诗作有1400余首,他的诗构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眼光、人生情感和文化记忆。

可以想见,寻访至此的迈克尔·伍德,站在巩义笔架山下,脑海回放“诗圣”一首首不朽诗章时,感受的,是黄河滋养出来的一颗悲悯、炽热的心灵。这是属于人类的伟大遗产。

“通过诗歌,杜甫在构建这个国家的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更多。”迈克尔·伍德这样解读、赞誉杜甫,认为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一个可以和杜甫比肩的形象,杜甫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

走在巩义,杜甫的印记无处不在,这座小城有以杜甫命名的街道,游园里立着刻有杜甫诗句的诗柱,大家津津乐道的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圣诗句……

相关阅读:
  • 镜头 | 春风花草香

    镜头 | 春风花草香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让我们跟随诗词,感受孕育希望的春天,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神... 2024-04-14
  • 青史斑斑 | 思乡情意浓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纵使平淡如王维,面对来自家乡的朋友,也变得语气急切。他有许多关于故乡的事要问,但最终只问寒梅开了没有。此 2024-02-02
  • 杜甫草堂岁修让“茅屋不再为寒风所破”

    杜甫草堂岁修让“茅屋不再为寒风所破”

    新华社成都12月21日电(记者童芳、薛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成都浣花溪... 2023-12-22
  • 当《长安三万里》“邂逅”法治课堂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通讯员史文丽)“李白、高适、杜甫……这些唐朝大诗人们在青春年少时同样会遇到挫折,也会有迷惘的时候,和现在的你们一样。”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2023-11-02
  • 通讯:潜心《史记》译介30年 展现中国文化的辉煌和浪漫——记美国知名汉学家倪豪士

    新华社休斯敦9月6日电通讯:潜心《史记》译介30年展现中国文化的辉煌和浪漫——记美国知名汉学家倪豪士新华社记者徐剑梅喜霍去病,愿同李白共饮、与杜甫为友,欣赏《论 2023-09-06
  • 蔚蓝的渌口

    在渌口古镇,我沉醉于那一抹抹蔚蓝。离湘江岸不远,是一望无垠的玉米地。根根笔直的茎秆挨挤着,伸展着无数肥阔的叶片,是往昔我只有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北方青纱帐。翠 2023-09-01
14至17日,我省将有强降雨!省水利厅发布水旱灾害预警 超市、快递、浴池、校园卡.......最全东大生活指南,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