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籍医生”亮绝活 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原标题:“古籍医生”亮绝活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9月1日,“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包括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在内的全国古籍修复成果汇聚展览,可以一窥国内古籍修复项目与技艺现状。

“古籍医生”亮绝活 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观众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修复纸张知识。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此次展览是古籍修复竞赛与成果展示联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全国性古籍修复技艺评比及展示。去年起,古籍修复竞赛在全国展开,共汇集21个省份43家单位推选的近百部参赛作品。目前,评审工作已经完成,结果将择日公布。

展览展出了修复竞赛作品和珍贵古籍修复成果共103册件,涵盖敦煌遗书、早期佛经、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数民族古籍等。同时,展出了古籍修复工具设备以及古籍修复用纸等实物,通过修复专家视频讲解、修复师现场演示、观众互动体验等方式,立体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展览开幕当天,古籍修复师现场做了古籍修复及传拓技艺演示。

“古籍医生”亮绝活 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国家图书馆馆员崔志宾展示文献修复技艺。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和《永乐大典》的修复成果,都在展览中得到展示。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6万余号敦煌遗书,约占全部存世数量的四分之一。敦煌遗书成规模修复始于1991年3月,善本特藏修复中心制定出以“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可辨识性”“可逆性”为原则的敦煌遗书修复方案,此方案已成为指导敦煌遗书修复工作的重要原则。

“古籍医生”亮绝活 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修复后的《赵城金藏》。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古籍医生”亮绝活 全国古籍修复竞赛成果展亮相国图

《赵城金藏》修复前后对比图。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据悉,“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建立了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依托“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招收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使修复人员从不足百人发展壮大至千人。

目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全国附设传习所已达32家,传习导师28位,收徒241人,先后开展了《天禄琳琅》、西夏文献、唐宋佛经、《古今图书集成》、纳格拉洞藏文佛经等修复专项工作。全国古籍修复室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抢救修复古籍总量达到360万叶。

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共同举办。

新京报记者倪伟协作记者浦峰

编辑刘梦婕校对陈荻雁

百集纪录微电影《初心》启动仪式举行 建行湖南分行纪委: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大巡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