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相互适应,自有尺度

原标题:相互适应,自有尺度

蒋菡

谈及对中国企业的印象时,琅勃拉邦省移民委驻南欧江一级水电站官员本提恩一方面夸赞,“非常高效,赶在雨季之前就把移民新村建好了”,另一方面也直言,“中国人有时候太‘着急’了”。

对此,一位中方工作人员则“回应”:“我们会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事,什么时间完成哪项工作。”不过,这名工作人员也坦言,老挝人性格温和,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几乎没看到过他们吵架,“时间长了,我们的语速也放慢了。”

每种脾性都有其养成的环境。一个企业“走出去”时所要做的,就是与当地的环境协调发展。这个协调,有时候需要更多耐心来适应对方的节奏,有时候则需要更多智慧去带动对方的节奏。这个协调,包括让山体不戴“白帽子”,也包括给电站戴上“红帽子”。

琅勃拉邦省能矿厅厅长颂猜·万那西告诉我们,老挝其它行业发展基础薄弱,但具有水力资源优势,将以能源产业为主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尤其推动高耗电产业发展来消纳电力。

问题是,高耗能产业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尤其对依山傍水的“双遗产城市”琅勃拉邦而言,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其另一大发展引擎。而旅游业所需要的,是更好地保持一地的原貌。对此,颂猜·万那西这样回答:“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所有投资要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快慢之间,自有尺度。

两个全国首次 四川省首部工伤保险条例9月1日起施行 环球时报社评:愿“航母杀手”永无机会在南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