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开笔,陕西师大十余名老教授毛笔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婷婷)今天(8月13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毛笔书写通知书开笔仪式举行,十余位老教授和几名热心校友代表围坐在现场,每人桌前一方砚台、一支毛笔,该校原副校长吕九如教授为第一名新生代表现场书写了今年第一份录取通知书。
陕西师范大学退休教授符有堂今年85岁,这是他第14年为新生们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翰墨传情,14年来,符有堂始终用遒劲笔迹为新生送上“开学第一课”。
据悉,今年,老教授们将用8天左右的时间手写约4500份新生录取通知书。
老教授符有堂为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陕西师范大学供图
录取通知书多为退休老教授书写
今年书写录取通知书的教师中,退休老教授最多,符有堂是年龄最大的一位。符有堂对书法艺术十分热爱,虽然没有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但是他的书法技艺颇为娴熟。14年前,刚刚退休没几年的符有堂受学校邀请参加书写录取通知书。“第一年写的录取通知书没那么多,差不多一个专业写几份。最近这七八年,所有录取通知书全部都用手写了,非常受学生们欢迎。”
14年前,符有堂开始用毛笔写录取通知书时还不需要戴老花镜,而到了现在,85岁高龄的他需要戴上眼镜才能开始书写工作。虽然身体状况有些变化,但是书写通知书的这份初心没有变。当和记者谈到这一话题时,他的语调一下就高了起来,话语中透着高兴:“那么多年为孩子们亲手写录取通知书,你要问我14年写了多少份,这我可答不上来,挺多,我心里也挺满足。”
按照今年的工作安排,老教授们每天早上8点半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在会议室集中为新生们书写录取通知书。书写过程中,老教授们会稍作休息,预计每人每天写100份左右,将用8天左右的时间将4500份左右的录取通知书书写完毕。
参加今年书写录取通知书的有十余位老教授和几名热心校友代表。陕西师范大学供图
工整小楷凸显庄重
虽然年年都是毛笔字样的录取通知书,但是14年间,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有了很大变化。
从32开到16开,从普通铜版纸到吸墨更好、书写更清晰的布纹纸,从单一手写版到同时制作报到专用的打印版和收藏留存的手写版,学校花了不少心思。
符有堂告诉记者,老教授们书写的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录取专业、报到时间和书写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其他部分是打印好的。虽然用毛笔写的字不算多,但学校的要求很高,“草书肯定是不能用的,我们得用小楷,显得庄重工整,但小楷写起来不容易。”他说,为了体现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录取通知书的排版采用竖版,教授们从右往左书写。
书法艺术教育成为学校传统
记者了解到,陕西师范大学与书法有着不解之缘,这也是学校能够坚持14年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师大书画研究会成立,这里曾汇聚了卫俊秀、霍松林、黄永年、曹伯庸、刘念先等老一辈著名学人书法家。
近年来,学校加强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书写教育,入学第一项测试就是新生书写能力测试。目前,学校有书画艺术博物馆、霍松林艺术馆、师大碑林“畅志园”、师大赋碑亭等书法教育场所,还有“砚友书画社”等多个学生书画社团,校园里处处可见老师和学生的书法作品。
此外,书法在老师们眼中还代表了更多含义。符有堂表示,拿到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学生们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字之美和陕西以及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做可以教育学生们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横平竖直。
新京报记者吴婷婷
编辑白爽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