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财政“五大对冲”增强经济韧性

原标题:深圳财政“五大对冲”增强经济韧性

在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1%。记者昨从深圳市财政局获悉,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1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一季度大幅收窄8.1个百分点,收入走势好转。深圳财政以“五个对冲”着力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有力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产业复苏逆势突围。

以减税降费让利对冲企业经营压力

“深圳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逐步收窄,整体走势好于其他一线城市,在多重减收压力下,深圳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竭尽所能让利于企业。”据深圳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深圳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近530亿元。其中,新增减税政策为企业减负185亿元;实施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340亿元,包括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减免社保费约230亿元,减免医保费约62亿元。

另一方面,市财政部门联合税务、社保、卫健等部门,主动谋划深圳“惠企16条”等系列优惠政策,精准做好“自选动作”,上半年为企业减负超230亿元。其中,减免税费超90亿元,包括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8.9亿元,对市区两级政府和国企物业免除2个月租金约14亿元,对物业服务企业实施补贴5.2亿元,为22万户企业发放污水处理费补贴1.1亿元、代缴基本电费5.7亿元,减免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港口建设费3.5亿元。此外,缓缴税费超140亿元,包括为企业办理延缴社保费和医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延期缴税等。

以开源挖潜对冲减收压力

今年平衡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根据财政部要求,深圳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资源资产,在不给市场主体增负前提下,确保每一分非税收入都应收尽收。

市财政部门全面梳理办公、住宅、产业用房、商业物业等“家底”,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增收。上半年,市区两级盘活资产等一次性收入150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7个百分点。此外,还统筹盘活闲置沉淀资金2.2亿元,用于疫情防控和疫后稳增长等领域支出。

以坚决“过紧日子”对冲收支平衡压力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2020年预算编制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经费39%,减少新增项目经费安排78亿元。执行中,再组织压减预算资金34.3亿元,为保障重大政策落地和民生事业发展腾出更多财力空间,确保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该局较往年提前1个月启动,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所有预算收支全部纳入财政评审范围,逐一“过关”。

“节用”是为了“裕民”。市区财政部门今年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已下达疫情防控资金41.5亿元。上半年九大类民生支出1405.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1%。尤其加大教育投入,全市安排教育支出826.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9.3%。

以用足用好政府债券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特别是轨道交通、5G基础设施等一批大项目成为经济的“定海神针”。

深圳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地方债对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财政部今年下达深圳各类政府债券资金625.1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我市已分3批次发行提前下达新增债券303亿元,主要投向污水垃圾处理、卫生健康、大湾区建设等重点领域。

市财政部门于去年第四季度即提前开展了今年债券项目储备与申报工作,第一批专项债于1月13日成功发行,成为全国率先发行2020年专项债的地区之一。

以资金直达基层对冲“三保”压力

今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目前,中央下达深圳直达资金共151亿元。深圳财政严格执行这一特殊转移支付,当“过路财神”,却不当“甩手掌柜”,强化指导、全程跟踪,确保科学分配和精准下达,资金重点用于光明科学城、深汕合作区乡村振兴战略、平湖医院、深汕西高速路改扩建以及各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深圳税收营商环境趋好企业发展势能更足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4556.1亿元,其中,软件收入7337亿元,产业规模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深圳共有407户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享受相关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达10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共9家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68家国家级软件企业享受优惠;今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42亿元,税收营商环境趋好,企业发展势能更足。

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迎来新“高光时刻”

近日,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也迎来新“高光时刻”,财税及一系列重量级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激发深圳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发展新动能。深圳众多软件企业表示,深圳将勇担中国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奋力崛起的重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新政策让我们感觉到国家的支持,减税降费给到企业更多实惠,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拟赴科创板上市的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谭兰兰介绍说,该公司每年坚持将收入的20%左右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税收优惠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和攻克难题。

与此前的国发[2000]18号、国发[2011]4号文件比,新文件中首次将集成电路放到了首要位置。且《若干政策》在财税政策方面也明确提出,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较之以往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升级。

深圳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深圳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处长曹明君介绍,为推动落实好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深圳市税务局已第一时间开展落实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力税收大数据平台优势,精准锁定每一户符合条件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点对点”政策辅导,确保每一户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同时,深圳市税务局还积极对接市发改委、工信局、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等政企代表,问需问计,并通过门户网站、12366热线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在这个比较困难和敏感的时期,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产业的帮扶和支持,税务部门也第一时间向我们宣讲了这项‘利好’。我们感受到了后盾的力量。”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孙宏亮这样告诉记者。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近年来专注研发,在全球61个城市提供软件技术服务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等。近三年,该公司享受软件企业所得“两免三减半”优惠税款合计达1622万元。

新政减税“强心剂”为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下,多国政府加强本国产业保护,不少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受到了一定的不公平“制裁”。在此背景下,我国芯片领域要想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通过扶持自主可控相关行业来破题。在此关键时刻,新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相关产业和企业注入一支具有巨大动能的“强心剂”。

“在这个‘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非常时期,国家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重要,在新政策的加油鼓劲下,我们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创锋表示。

“我们知道这条逆势突围之路不好走,但我们和三星、金士顿这些世界顶尖的企业打了十几年的仗,我们活下来了,并赢得了消费者信赖。面对全球化竞争,我们坚信中国品牌一定能真正地走向世界。”李创锋告诉记者,2017年-2019年期间,该公司累计享受税收优惠4243.5万元。随着新政策在税收方面的进一步优惠和减免,该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持续加大投入,并计划投入2-3亿元资金来建设金泰克存储产业基地。

相关阅读:
陆挺:下半年报复性需求下降 疫情延长各国不会持续印钞 绝地求生玩“放生”,VTOP俱乐部选手被禁赛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