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农村喇叭“喊”出安全硬道理

原标题:四川:农村喇叭“喊”出安全硬道理

新华社成都7月22日电(张海磊、林楠)“发大水了,应该往哪跑?应该咋子整?大家要尖起耳朵听我们宜宾市广播电视部门安在各个生产队和集中居住地的大喇叭……”

每天中午,在四川省筠连县大雪山镇雪山村,宜宾市应急管理局制作的汛期安全方言节目,通过大喇叭准时播出。

据了解,四川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危害大。为全面提升基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打通村社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2014年,四川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平台、2个市级平台、94个县级平台、4.6万个农村广播“村村响”平台和20余万个大喇叭终端。

“大喇叭在我们村太管用了!”谈及汛期的地灾防治工作,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保尔村村主任李成说道。

由于地处偏僻,保尔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老人、小孩多在村里留守。为确保汛期安全,村里的应急广播加大了宣传,每天早、中、晚3次播出灾害防范信息。

“不少老人不会看手机,更别提操作微信和App了。但喇叭却可以把防汛信息直接传达给他们。”李成认为,遍布乡村的大喇叭是基层干部的腿和嘴,也是村民的“好帮手”。

除了固定的喇叭外,四川不少地方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在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的田间地头,移动“小喇叭”摩托车巡逻队、红袖标“小喇叭”巡逻队随处可见。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地区,当地还加大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力度,将广播内容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每日播放。

据了解,为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四川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各地将应急广播体系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并根据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成员单位的需求,加快完善本地应急广播系统。

相关阅读:
北京各恢复开放博物馆将全部实名制预约 白酒涨价“日历”:5月以来名酒领衔涨价,省酒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