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利明教授线上讲座解读《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重大亮点

原标题:王利明教授线上讲座解读《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重大亮点

日前,由深圳市普法办资助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列解读讲座活动线上开讲,第一期讲座邀请了著名民法学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利明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对《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进行解读,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在线收看。

讲座中,王利明教授首先讲解了《民法典》的定位。他认为《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础性法律,是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还是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基本遵循。

王利明举例说道,我国现在颁布有效的单行法律有250多部,其中一半以上是民事,涉及到民事法律关系。比如,一个网购纠纷,一审二审再审,不同法官适用的法律不一样,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因此《民法典》出台的好处体现在找法方便、修法透明、规则统一。

“《民法典》的指导思想、编纂程序、体例结构和内容均体现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王利明教授指出,《民法典》编纂体例有三大创新,即人格权独立成编、侵权责任独立成编以及合同编通则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民法典》就是一部权利保障的宣言书,其中,重大的亮点就是人格权和侵权责任的独立成编。“这是世界各国民法前所未有的,是我们的独创和创新。”

王利明教授从五个方面重点阐释了《民法典》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具体体现。他表示,《民法典》充分反映了维护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其促进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效协调了改革和立法的关系,巩固改革成果。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民法典》强化对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护,人格权方面,人格权编的十项具体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构建了完整的人格权体系,并且强化对生命、健康和身体的保护;财产权方面,保护人民群众的居住权和业主的权利,对高楼抛掷物或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有也作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确定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责任等内容,切实解决人们“头顶上的痛”。

此外,《民法典》回应了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新需求。如强化了对隐私、肖像的保护,规定人格利益的许可使用规则。针对环境资源恶化带来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带来的时代问题,《民法典》也作出了回应,在总则明确规定了绿色原则,侵权责任编部分增加了生态破坏责任、惩罚性赔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责任;物权编、合同编则强调对物的利用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民法典》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效回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如为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合同编中增加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规则。

相关阅读:
艺术扶贫与乡村振兴在雅色“美丽邂逅”:《雅色新画卷》雕塑揭幕 “深圳优势”引领行业迎来小高潮 深圳餐饮业复工复苏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