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原标题: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南铁法院行政核心团队)

2018年4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集控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经最高法院批复同意,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在宁铁两级法院开展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行政案件试点工作,将原由南宁、柳州两市法院管辖的部分行政诉讼案件调整由南宁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管辖、审理。其中,南宁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南铁法院)将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自治区本级、南宁市本级行政执法部门为被告的一审行政案件”。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以铁路法院为依托的跨区划改革试点既是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区法院司法改革的子项目,对整合全区法院审判资源,缓解地方法院行政审判压力,进一步推动广西行政审判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而对于南铁法院,这座被南宁铁路社区、学校以及众多江湖美食热闹包围环绕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法院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被告行政层级高、跨行政区划范围广、涉诉案件类型多,在没有任何行政审判经验的法院试点改革,到底“行”还是“不行”!南铁法院用两年时间给出了铿锵有力的肯定回答。2018年5月1日起至2020年5月1日止,南铁法院共受理行政案件847件,审结705件,结案率为83.23%,发回改判率3.36%,审限内结案率100%,行政审判主要质效指标均保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良好态势。跨区划管辖行政案件改革试点优势初步显现,改革试点工作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当地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中树立公信权威,并得到上级法院和兄弟单位的一致肯定。

守正创新开启“行政核心+X”的南铁模式

早在2018年我区试点启动前,最高法院已于2014年发文确定北京、上海、吉林、辽宁、江苏、陕西、广东等7省(市)的铁路法院率先进行跨区划审理行政案件改革试点。“试水”取得良好效果,铁路法院由于历史原因与地方交集较少,办理案件可以大大减少干扰因素,有利于司法公正、严格执法的优势得到突显,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具体实践的成功。

然而不同于广州、西安等铁路法院在试点启动前,在全省法院遴选、选调行政审判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做法,南铁法院在本院法官没有任何行政审判基础且未从地方选调人员的情况下,开启了全院动员、自我更新模式。上至两鬓斑白的资深法官,下至刚刚入额的“新兵蛋子”全部加入紧锣密鼓从“零”开始的业务学习战斗中,通过外派跟班学习、集中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岗前业务培训,大力提升行政审判能力;又通过在院内抽调具有丰富审判经验、较强司法能力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以审判监督庭两名法官加主管副院长组成合议庭为基础,按照3:3:2的比例配备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建行政审判核心团队,并根据行政核心团队带领其他员额法官办理行政案件的设想推行“行政核心+X”模式,在思想上、组织上、保障上为受理行政案件做好充分准备。

彼时,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正处于决战决胜阶段,广西区高院指定的刑事大要案也处于审理阶段,2015年以来跨区划受理的3000余件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审理工作必须画上圆满的句号……南铁法院把全院审判力量划分为四个部分,形成“行政冲锋、执行攻坚、刑事守成、民事扫尾”之势,行政核心团队是审理行政案件的绝对主力,院领导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专门负责“挑重担”审理重大疑难的大案难案,其他员额法官在完成本团队主要审判执行任务后,见缝插针承担行政案件审理任务--“行政核心+X”模式建立推行。

两年来,行政核心团队完成了全院45.1%的行政案件审理任务,院领导承担了17.24%的行政疑难复杂案件审理任务,全院占比88%的员额法官参与了行政案件审理工作,此外,行政核心团队法官还不定期开展全员业务理论授课活动,分享、教授行政审判实践中的办案心得和审理技巧,确保全院干警对行政审判动态应知应会应晓。可以说,“行政核心+X”模式是南铁法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创新之举,这是对现有审判资源的充分利用,更是对体制机制的最佳改造,迎难而上、集体智慧助力南铁法院实现了审判职能的新扩展。

定纷止争破解“民告官”难题的司法实践

“法官,我不是来举报你的,我是来感谢你的!”当原告徐某将一面绣有“捍卫法律、坚守正义,司法卫士、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南铁法院副院长唐薇法官手中时,声音已经有些哽咽。徐某乘坐地铁时,因遭人误会有不当身体接触,被行政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背负行政处罚的他在找工作时屡遭白眼、频频受挫,委屈、愤怒、怨怼占据着他的内心,令他愤愤将一纸诉状拍上了南铁法院的立案案台。唐法官接到此案后,迅速了解核实了证据材料,认为行政机关认定原告猥亵行为的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经过协调说理,行政机关主动撤销了对徐某的行政处罚决定。“原来民告官没有那么难,谢谢唐法官还我清白!”找到新工作的徐某激动的说,如今的他内心充满温暖和感激。

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南铁法院蓝丹丹法官接受央视《法治天下》栏目采访)

 2020年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法治天下》栏目以“司法公正监审行政行为,劳动者工伤权益终得保护”为题,报道了南铁法院蓝丹丹法官审理的一起行政工伤认定案件。“职工回家途中突发意外死亡,家属处理身后事遇难不服工伤认定将两行政机关告上法庭,法官厘清案情、明断纷争,家属维权获得公正。”这段话是报道中对该案案情始末的简单概括,然而在这起“难以认定的工伤”案件背后,体现的是办案法官严谨专业的法律素养和公正为民的司法情怀,根据监控视频和活动轨迹,数次实地走访公司宿舍、理发店、交警大队、收治医院、行政机关……不辞劳苦、抽丝剥茧为的是不遗漏任何线索导致误判,“在我们法官面前,案件没有大小之分、难易之分,每个案件都必须认真对待,因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一直都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蓝法官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广西日报》时评文章在评价该案时写到:“这起工伤认定的案件中,法院的判决起到了厘清事实、明确责任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判决结果显示了法治因应社会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有力地诠释了司法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款不打折扣的执行,也能够尊重民意人心,以法理人情捍卫公平正义。”

两年来,南铁法院审判人员下企业、走乡村、进机关,无论是不远千里赶赴医院向卧病在床的当事人送达文书,还是助力当事人仅在1个月内申领到养老保险,或是妥善处理134人的涉日照权案件……无数隐藏在案件背后不为当事人知晓的艰辛付出,磨破嘴、跑断腿,是南铁法官用脚步与初心在丈量司法的温度,正是凭着一次次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特别是加大对工伤确认、履行法定职责、社会保障等涉民生类案件的协调力度,积极探索“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的行政审判实践,有效避免了程序空转。通过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南铁法院更好地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行政诉讼中的获得感,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落地见效助推法治政府“放管服”的司法保障

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疫情期间行政案件云庭审)

改革后,南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是广西自治区本级、南宁市本级行政执法部门为被告的案件,被告行政层级相对较高,承担着作为全区范围以及自治区首府全市范围内其所在领域的管理、指导、督察等各项行政职能,这意味着审理行政案件的类型更多、涉及行政管理的专业领域更广。

两年来,南铁法院受理案件涉及社会保障工伤认定、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核定、不履行法定职责、房屋拆迁行政许可、交通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食品药品不履行法定职责及行政复议、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处罚、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等30多类行政领域,涉及区直机关和南宁市行政单位40余家。如何找准行政审判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助推服务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保障政府“放管服”改革,促进改善营商环境,积极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一直是南铁法院加强行政审判的工作重点。

依法实现群众“告官要见官”诉求。南铁法院积极推进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探索与执行,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意识。两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人数共计138人,涉及案件130件,出庭率为18.44%,2020年受理的税务处理决定类案件,尽管处于全民抗击疫情期间,税务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仍达到100%。特别在审理社会影响大、关乎民生民情的案件时,依法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让老百姓“告官能见官”,负责人出庭应诉成为常态,并从“出庭不发声”向“主动出声”转变。

围绕服务大局积极构建工作联系机制。两年来,南铁法院与行政机关开展协调座谈16次,并根据受理“被股东”、“被法定代表人”请求撤销工商行政登记类案件占全院行政案件数22.64%的情况展开专题调研,总结案件特点、审理难点并提出调研建议5个。通过召开联席会、座谈会、实地走访及专题调研等多项举措通报、沟通突出问题,为妥善解决行政矛盾纠纷,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有效延伸行政审判职能。着眼意识形态工作和加强法治社会宣传,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是南铁法院延伸行政审判职能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分管行政团队的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波为南宁市级各单位、各县(城区)、管委会行政机关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出庭应诉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培训,涉及近百家行政单位、380人到场听课,获得高度评价与认可。两年来,南铁法院组织或接受自治区、南宁市等十余家单位,人大政协代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业职工等300余人次到院旁听庭审,开展各类涉行政类法治宣传活动十余场,撰写调研、信息稿件70余篇,通过本院官博官微新媒体平台和国家级、省级电视台、报纸、网站媒体联合发声,收获社会热切关注与广泛好评。

收获与展望

2019年,南铁法院被评为“全区优秀法院”,这是该院自1999年以来,时隔20年再次获得全区十佳法院殊荣。党组书记、院长吴金刚在全院大会上动情的说:“成绩来之不易、振奋人心,体现了上级法院对我们的关怀和激励。作为院长,我还要感谢在座每一位干警,虽然与兄弟法院相比我们在物质基础、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上都有差距,但是我们的干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团结,正是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决心和信念,南铁法院战胜了一次次困难、经受了一次次考验、完成了一次次跨越,荣誉属于每一个南铁法院人!”

南铁法院:行稳致远,走好试点改革之路

(南铁法院罗宏萍法官荣获全国优秀裁判文书评比二等奖)

春华秋实、万象更新。南铁法院牢牢抓住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行政案件试点改革契机,在实现自我更新的同时,还带动全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然而每一份成绩背后都凝聚着艰辛与不易,行政核心团队负责人罗宏萍法官因病手术导致喉咙不能发声,医生要求她术后必须静养三个月,强烈的责任感令她隐瞒病情在出院不到一个月内就返回审判台,倔强执着地投入到年底繁忙的结案工作中,两年来,她办结的行政案件占全院受理行政案件总数的五分之一,撰写的裁判文书在全国法院优秀业务成果评比中荣获裁判文书二等奖的好成绩。最晚加入行政核心团队的刘东海法官,原先是奋斗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一线的干将,肩扛两百多件执行得了的业务成果,这位沉静少言的85后年青人身上有股不服输的“认真劲”,调入行政团队后,她一边爽利的处理执行案件的收尾工作,一边努力融入行政团队工作状态,迅速成长为办案能手。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激励人,行政核心团队不仅有爱岗敬业的员额法官,还有以院为家、孜孜不卷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她们树立的标杆团队示范作用,在全院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全体干警听从指挥、服从调派,破除部门界线、抱团取暖,谁有困难就支援谁,谁的任务重就优先帮助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一个个强大的数据背后是无数南铁法院人的艰辛和坚忍、汗水与割舍,他们强大的内心力量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拧成一股绳、化作一束光,团结协作,照亮前路,为顺利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历经改制转型、司法改革洗礼的南铁法院人,在新一轮跨区划集中管辖行政案件试点工作中再次展现出特有的责任与担当,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试点改革行稳致远,南铁法院将继续稳扎稳打、真抓实干走好每一步。

相关阅读:
海南省长:封关后除极少数产品外其他都没有进口关税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卫宁视察杭浦高速嘉兴海盐互通改造及连接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