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卫报》书评:基辛格外交智慧有助中美“踩刹车”

原标题:《卫报》书评:基辛格外交智慧有助中美“踩刹车”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英国《卫报》网站5月31日刊登劳埃德·格林对基辛格传记——《悲剧的必然性:亨利·基辛格和他的世界》的书评。文章认为,随着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可能需要借基辛格的“现实主义烙印”来踩刹车。文章摘编如下:

只有两位美国国务卿是在外国出生的,他们之所以会入主“雾谷”(即美国国务院——本网注),要归因于魏玛共和国的垮台。随着第三帝国的崛起,十几岁的亨利·基辛格逃离德国,来到曼哈顿上城。10年后,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来到美国。她的父亲约瑟夫·科贝尔是一名捷克外交官,在伦敦度过了战争岁月。

他们的终点相同,但理念不同。2016年大选期间,奥尔布赖特支持希拉里·克林顿,并强调说:“地狱有一块专门的位置留给那些不互帮互助的女性。”2017年,基辛格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唐纳德·特朗普见了面。他还充当了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中间人。奥尔布赖特最近一部著述的标题是《法西斯主义:一个警告》。对基辛格来说,显示自己具备意识形态美德是次要的。他的功绩在于现实政治。

在“亨利·基辛格和他的世界”这一副标题下,巴里·格温为这位97岁的外交官撰写了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传记。

深受魏玛共和国垮台影响

《悲剧的必然性》一书把魏玛共和国的垮台视为对基辛格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本书的核心前提是,民主国家未必能长治久安,各国或许不得不从只提供变质菜肴的菜单上作出选择。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毫不妥协的道德准则最终可能会成为让决策者动弹不得的累赘压舱石。或者更糟。

尽管美国当初选择尼克松是为了结束战争,但超过两万美军在他的任期内阵亡。维护美国的荣誉是一项血腥的事业,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知道这项事业不可能获得胜利。

格温提出了如何才能以对美国利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使美国摆脱“越南沼泽”的问题。格温援引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基辛格的朋友摩根索的话说:“采取行动这一行为本身就破坏了我们的道德操守。”摩根索从很早就开始批评越战。1965年,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解除了他的国务院顾问职务。

绝非任何时候都稳操胜券

乒乓外交以及美国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前景实际上招致了对基辛格的批评。1974年,尼克松辞职,到1976年新罕布什尔州举行初选时,基辛格已经成为罗纳德·里根和共和党右翼的攻击对象。新罕布什尔州知名日报《曼彻斯特联合导报》把时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称为“蠢蛋”,而把他的国务卿基辛格称为“犹太佬”。

《沙发上的基辛格》则认为基辛格不理解“典型的美国价值观”,并声称他效忠的是一种“超国家”秩序,而不是美国政府。

基辛格将苏联的解体归为里根的功劳,认为他比他的顾问们对冷战有更深的领悟。格温还明确表示,里根的副总统老布什和基辛格的关系并不亲密。

在1980年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基辛格参与了旨在让福特、而不是老布什加入里根团队的努力,这场努力以失败告终。

换句话说,基辛格绝非任何时候都稳操胜券。他支持伊拉克战争,尽管并非出于给海湾国家带来民主的愿望。相比之下,基辛格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继任者、后来的商业伙伴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预言美国入侵伊拉克是个陷阱。斯考克罗夫特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了题为“不要攻击萨达姆”的评论文章,此文被认为是老布什向他的儿子——时任总统——表达他对这场战争的反对意见的工具。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就是另一码事了。

随着美国和中国走向另一场“冷战”,可能需要借基辛格的“现实主义烙印”来踩刹车。魏玛共和国的前车之鉴并不久远。

相关阅读:
天更蓝水更清 美丽中国画卷正徐徐展开 福利来了!多省份已调整 3亿人能多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