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桐乡市三大实招做大做强“地摊经济”

原标题:桐乡市三大实招做大做强“地摊经济”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今年“两会”后,中央文明办明确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松绑路边摊贩,这不仅仅是缓解短期经济困难的需要,也是城市管理走向人性、宜居的必然趋势,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是我市城市管理长期的理念不谋而合。截止目前,全市已设置临时占道摊位3450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256个,涉及流动商贩人员2万余名,做大做强“地摊经济”,切实解决就业压力,释放消费活力。

打造多元商圈,让占道经营带动消费。结合各类消费市场需求,在不影响市容环境整洁有序的情况下,为各类企业、商家开通占道促销“绿道”,为商品积压、清理库存、加速销售打通路径。尤其是今年,审时度势,先后举办了桐乡市家装节、汽车展销会、出口商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占道促销活动,局长网络带货、带头消费。仅出口商品博览会,就吸引了7万余人次到场采购,现场成交金额超500万元。设立“假日集市”,允许节假日大型商场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占道促销,进一步活跃市场消费,加快疫后复苏步伐。五一假日期间,全市共审批占道促销228起。依托“一镇一品”,打造了一批石门羔羊鞋业、崇福木屋烧烤等有特色“假日集市”,让群众平稳有序“赶大集”。

组建便民菜场,让马路市场规范经营。在不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实施便民菜场民生实事工程,解决马路市场“脏、乱、差”问题,专门用于农户自产自销经营,解决部分群众“买菜难”和“卖菜难”。规划建设2700余平方米城北便民菜场,先后被评为省放心农贸市场,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制订菜场摊位经营、卫生管理、摊位摆放秩序巡查等各项制度,定时对摊位摆放进行巡查和管理,规范摊位摆放,目前设有摊位200余个。此外,全市各镇(街道)也分别在市场内设立自产自销摊位,安置马路市场中农户自产自销和新居民设摊经营,目前全市共解决摊位1586个,较好地缓解了农民卖菜难的民生问题。

拓展路边经济,让流动商贩释放活力。聚焦差异消费能力,突出本地性,深化“潮汐式”管理,培育一批特色“路边经济”。规范东兴街夜市管理,调整摊位布局,统一摊位规格,完善亮化设施,改善夜市环境,实现夜市正规化经营,形成了以东兴夜市为中心的城市低价物品经济圈。实施放心早餐工程,在全市设置50余处五芳斋早餐摊,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早餐配送、统一摊位管理,为群众提供卫生、快捷的早餐。结合本地果农季节性水果上市,专设百桃檇李、殷家漾梨子、石门葡萄等水果集中销售点166处,保证本地果农安全规范设摊,打响本土水果品牌。同时,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形成了濮院佳源广场夜市、河山早餐集中点等“路边市场”,延展了消费时空,满足了多元化需求。(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稿编辑朱宇心)

庆元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五年翻番 《浙江省公路条例》发布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