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居民就业 托起稳稳的幸福

原标题:保居民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胥文燕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居“六稳”和“六保”之首,做好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如何稳就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在各方不懈努力下,随着我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就业形势也将逐步趋稳。

王连增代表:拓展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认为,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拓展贫困地区产业链条是有效防止因疫失业返贫的重要举措。

王连增代表建议,要更好地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和能力,建立长效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确保贫困人口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考验,持续稳定脱贫。

因地制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因地制宜持续优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增收、创收后劲不足导致的返贫问题,提升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及培养长效机制,以培养本土脱贫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和切入点,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实现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人才保障。

陈凤珍代表:支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就业问题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副主委陈凤珍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在减少人员大规模流动的环境下,更需要支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工作。

一直以来,在“挣钱”和“顾家”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农民工的价值排序中,“顾家”不得不让位于“挣钱”。

陈凤珍代表认为,现在出现很大一部分本地农民工外出打工,外地农民工到本地来打工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更让农民工“难以顾家”,出现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乡村振兴也缺少足够的人才支撑。

她建议,本地企业要有意识地优先招聘本地农民工就业;政府对解决就业人数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短期来看,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本地区农民工的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使之适应本地工作的需要,从而促进农民工就业。长期来看,教育要向农村倾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张福成委员:创新服务模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特殊情况下,如何让毕业生顺利毕业、实现就业呢?

“要搭建精准的供需平台,分类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华北理工大学校长张福成表示。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给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华北理工大学通过“精、新、扶、导”稳就业,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推广就业服务新模式,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了多场空中双选会、招聘空中宣讲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和湖北籍毕业生分类指导、重点推荐。

“有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岗位期望比较高,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张福成说。就业是一个再提高、发展的过程。学校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努力提升毕业生自身能力。深入挖掘就业机会,用好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用人单位对素质好、有潜力的毕业生要积极录取,工作后进行相关的培训。民营企业是稳就业的重要着力点,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撑鼓励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相关阅读:
副总裁辞职、6亿欠款诉讼缠身,国元证券陷多事之秋? 夏延军:抓重点求突破 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