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天保卫战将收官代表委员出点子
2017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治理仍存短板;代表委员建议精细化治理大气污染
2020年4月21日,蓝天下的北海公园白塔、景山万春亭与国贸CBD。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李凯祥摄
蓝天保卫战今年收官,这场持续三年的大气治理之战,正进入攻坚期。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截至目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的PM2.5目标已提前一年完成,另一项优良天数比率目标,如果年底前不出现极端天气,也有信心完成。
不过,大气治理仍存短板,PM2.5浓度仍在高位、臭氧污染逐渐显现、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减排空间日益缩减。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正在制定之中,治理举措将以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推进产业、能源等结构优化、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等为重点,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接下来,蓝天保卫战怎么继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拿出了“药方”,大家的观点有些不谋而合,即大气治理到了“以纳定排”的阶段,应因地制宜,以纳污的能力来制定排污标准,精细化治理大气污染。
全国人大代表王筱虹
依据不同行业发展情况、技术水平分类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长期从事环保领域科研工作,对污染防治一线有深入调研。今年两会,她依旧关注环保课题,“针对复合型污染的治理措施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在疫情之下,生态环境治理依然不能松懈,环境监督和执法应该构建常态化管理模式。”
王筱虹建议,大气治理至今,应该转为分类、分行业管理,朝精细化迈进,针对不同行业发展情况和技术水平进行分类管理,让大气治理和污染控制更有侧重和针对性,同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王筱虹提到,疫情之下环境治理不能放松。她认为环保和经济发展并不冲突,环境管理更为精细化,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疫情之下,经济复苏压力很大,此时环境执法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转变方式。比如,如果以前是百米冲刺,现在可以放慢一些,改成走,但环境治理目标和方向不变。可以分行业、分地区来制定目标和任务,再分步骤、分类别来监督。
另外,环境治理应该构建常态化管理模式,把环保标准、目标任务等纳入日常管理。例如水十条、土十条等收官之后,一些从高危名单中剔除的领域,可以纳入常态化管理,这样才能让地方时刻绷紧,把环保治理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不会敷衍应对。
王筱虹说,如果说蓝天保卫战更多针对传统煤烟型污染治理,如今复合型污染开始显现,PM2.5治理到一定程度后,臭氧还是上升,今后治理大气的重点可以逐渐往复合型污染转变。
她建议,在总结蓝天保卫战经验基础上,针对复合型污染的特征和前期对污染源解析的掌握情况,做好潜在污染源的防范与治理预案。同时,在组织生产时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的转化效率,在根本上做到污染排放总量减量,从而将复合型污染的影响控制在初级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
依据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差异化减排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张兴赢提交了关于加强大气环境资源管理,科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
张兴赢表示,2013年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针对影响大气污染排放源的确定和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范围大气污染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假期停工停产、行驶车辆大幅度减少,遇到大气扩散条件不佳,依然会产生区域性持续重污染。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能源结构和工业产能的布局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区域大气排放条件不佳时,污染排放还会超出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所以仍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张兴赢提出,将大气污染治理理念转换成大气环境管理理念。
他建议尽快开展大气环境资源监测试点工作。建立以地级市中心区为基本点的大气环境资源监测网格,精细统计区域大气环境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形成报告制度,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清单和大气环境资源统计三位一体的新型大气污染治理模式,走出“一因一果”的认识误区。
其次,依据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区域差异化减排目标。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清单,计算大气环境资源消耗状况,形成区域大气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将其融合到区域长期产业规划中。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参照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区域差异化减排目标。
另外他建议转变大气污染防治思路,将大气污染治理理念转换成大气环境管理理念。在大气环境资源监测和精细统计的基础上,以大气环境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为核心,科学布局产业和产能的地理空间结构,实现大气环境的中长期治理目标。
生态环境部
蓝天保卫战将有“升级版”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坦言,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攻坚期,要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刘炳江介绍,目前PM2.5浓度依然较高,虽然今年全国PM2.5浓度普遍下降,但“2+26”城市的PM2.5浓度仍然较高。其次臭氧污染逐渐显现,臭氧浓度逐渐上升,成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
另外,结构调整难度较大。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深入,末端治理空间和减排潜力越来越小,未来工作重心将逐渐转向结构优化调整。而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用地结构偏粗放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宏观上,这些结构优化调整任务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拉动有效投资、补齐短板,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但微观上,具体到每一个项目,都是“难啃的骨头”。
刘炳江说,蓝天保卫战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但这些目标都是阶段性的。可以明确地说,蓝天保卫战还会继续打下去,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也在制定之中。
他介绍,现在已启动“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专项规划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认真谋划“十四五”期间,也就是未来五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具体来说,目标设定方面,主要围绕着空气质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方面来设计目标。同时,近几年臭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在规划中会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设计减排目标。重点举措方面,将科学合理设置工作任务,包括将进一步突出重点管控的空间、时段、行业领域和污染物,加强PM2.5与O3协同控制;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对工业炉窑和VOCs综合治理提出了专门要求;进一步研究完善“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范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