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病毒捕手”曾晓旭:近距离频繁接触病毒
苍禹威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件能做的事情,够不上英雄两个字。他说,90后是很有责任的一代,愿意为一座城市去付出。像苍禹威一样,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第一线,总有年轻的身影。32岁的曾晓旭,他的工作与病毒接触最频繁,也距离最近,他就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病毒捕手”。
2020年5月2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晓旭和她的同事们正在临时搭建的P3实验室里进行着紧张的样本核酸检测。在经过17天的奋战、绥芬河疫情得到缓解后,4月28日,曾晓旭和她的同事们又连夜转战哈尔滨疫情前线,快速开展样本核酸检测工作,目前日检测能力已达到1000人份。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研人员曾晓旭:我们是有四组在轮班,就是进去一组,出来了以后再进去一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休息,当然到了晚上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几个组同时工作。
核酸检测就是找出病毒、捕获病毒,是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重要的依据。当武汉从76天封城中逐步恢复之际,东北口岸的边境小城绥芬河成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斗争前沿。4月11日,接到病毒病所支援绥芬河的通知,曾晓旭第一时间报名,奔赴绥芬河。
到达绥芬河的第二天,在当地疾控中心空旷的大厅中,曾晓旭和同事们迅速搭建起了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P3实验室,所有设备在5个小时内调试完成,P2实验室改造同步进行。当天晚上6点,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研人员曾晓旭:我们平时演练搭帐篷,随时都是准备上战场,所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轻车熟路的。这个帐篷它是负压的,所以里面的东西,空气只能进去出不来,所以(对外界来说)它非常安全。
为安全起见,检测样本不能搭乘电梯,曾晓旭和同事们每天要在1楼的P3实验室和6楼的P2实验室往返几十趟。每次进入核心区大家都要全副武装,除了防护服,还要比医护人员多戴一个正压呼吸装置,多戴一副手套。每一个样本管都要消毒,每一步操作也要消毒,最忙的时候她累得甚至连酒精喷壶都按不动了。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研人员曾晓旭:来之前我们就知道绥芬河疫情告急,当时说他们有两千多份的存量,但是他们的日检测量只有200份的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我们要检测大量样本,光小喷壶消毒就需要上千次,因为我们戴着双层手套,就比平时操作喷壶的时候要更加吃力。做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就脱了防护服以后,突然发现手就僵持一个动作了,然后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加上我本来是刚过哺乳期,然后有腱鞘炎,突然间就觉得好像整个人不好了那种感觉。
样本检测就是与时间赛跑,早一分钟找到阳性感染者,就可能减少一连串的病毒传播者。4月18日深夜,在最后一批样本中,曾晓旭和同事们检测到了核酸阳性样本。凌晨一点钟,当地又送来了同一个地方的样本。这时,P3组的队员们刚刚休息40分钟,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赶往实验室;P2组的队员根本没有回宾馆,直接准备新一轮的战斗。队员们连夜检测一直忙到早上七点。经过检测,这批样本里确实存在阳性病例,大家马上将检测结果反馈并指导当地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尽快把可能的传染链阻断。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研人员王佶:这个病例的确诊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一个国外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它继而又引起了国内医院聚集性的感染,所以对于他阳性的确认,使我们可以尽快地切断病毒传播链,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的决策。
这是一支技术过硬、身经百战、斗志昂扬的队伍。队员中,85%以上是80后。2015年7月,参加工作还没满一年的曾晓旭,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一待就是6个月,这次到黑龙江已经是她第二次战“疫”。2020年1月,队员刘军、王佶、雷雯雯、何小周等4人奔赴武汉一线,4月19日又直奔绥芬河,再转战哈尔滨,连续工作时间达100天以上。从疫情阻击战、保卫战再到加时赛,哪里有病毒,哪里就是战场,“病毒捕手”们南征北战,用奋斗的青春向祖国告白。
(总台央视记者薛晨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