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匠人1|谁说刺绣是女性专利?这位台湾男绣娘作品让人尖叫
从古至今,中国刺绣是女性的专利。只见绣娘飞针走线,哪有“绣郎”跻身其间?可这千年惯例被位于台南永福路的光彩绣庄颠覆了。
“我从16岁就开始做刺绣,26岁、36岁……,一眨眼已经一甲子了。”有“府城老绣才”之称的林玉泉谈起60多年的刺绣生涯,灰白的头发下,镌刻着条条皱纹的脸庞绽满笑容。
直至今日,从小唯父命是从的林玉泉,仍认为手拿绣针全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束发之年,父亲一声令下,小男儿只得乖乖跟着女师傅学起刺绣手艺。3年多的学徒生涯与世隔绝,寂寞难熬,期间所受的苦,旁人哪能理解啊?
按长期传统,台湾的刺绣生意90%来自于宗教领域。粥少僧多、同业恶性竞争的后果必然是逐渐凋零。为此刚自立门户的林玉泉苦想了好久,既然决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刺绣业,男儿当家必须闯出与众不同的一条新路。他研究发现,刺绣技法可分为两种,即立体绣法与平面绣法。一般绣娘青睐平面绣法,因此绣法简易,快速作业后可迅速交货。但众人都挤这一座独木桥,产品不免会单一、重复。
林玉泉决定自辟新路,主攻立体绣法,而立体绣法比平面绣法要复杂得多。打样后将棉花依照图样铺盖在布上,经金、银苍针细密缝合固定,图案便有了立体般的变化,予人栩栩如生之感。因为绣法的改变,随着层次的增加、精密度的提升,所耗费的工时大大增加。当然,艺术品质也得到全面升华。与传统产品相比,这种高品质的绣品由原先一幅不超过数千元(新台币),猛增到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多数买家购入后将其视为非卖品,予以珍藏。
跨入新世纪,林玉泉进一步求新求变,大胆尝试“脸谱”创作,以其出神入化的一针一线,充分展现各显神通的过海八仙;形象迥异、个性极强的三国人物等。这项刺绣领域的最新创举,难就难在事先无法打任何底稿,完全凭师傅的经验,以精湛的刺绣技艺,展现人物的独特外观,同时烂熟于心的内心特征,更是表现得精美绝伦。
林玉泉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坚持,吸引了女儿林婕瑀的目光。她说,自幼看着父亲在刺绣店投入的功夫,早已印入脑海,从心底里深感佩服。但真想要回来帮忙时,或多或少会与父母亲在观念上产生摩擦、碰撞。为此她除了狠练刺绣的基本功外,更着力为绣庄注入创新思维,让绣品更多展现为台湾的艺术品;同时带来新的创作模式,在原本传统绣品上,交叠混合使用更多技法。
如今摆放在光彩绣庄店内的绣品,既有传统产品的展示,还有结合时下的创意,所推出的各式时尚新品,如将流行元素、色块刺绣在新潮手提袋上,引来女性雀跃尖叫;跃然展现本地的观光胜地——台南赤嵌楼、祀典武庙等,让人眼睛一亮。
小小刺绣美名远播。林玉泉的作品曾多次亮相米兰国际时装周和纽约国际时装周,惊艳世界,从而惊动了各路艺术大师。不少红遍半边天的时装设计师纷纷慕名而来,以合作的方式,由光彩绣庄主攻绣品,在各款衣服上充分展现其特质。模特登上走秀台后,精湛绣品的画龙点睛,成为予人美的享受的新亮点。
眼下年近八旬的林玉泉仍眼不花、耳不聋、手不抖,每天照样飞针走线。总结几十年的刺绣生涯,他认为,要让刺绣在台湾代代相传,除了传承,还要大胆创新。近年来,林玉泉开始将传统刺绣技艺与文创相结合,将独门绝技融入高级首饰盒、高级成衣之中,赢得了众人惊艳的目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令林玉泉高兴的是,他在台湾的弟子苏仕仓历经十余载磨炼,现已自立门户,在台湾开设了“寅福绣庄”。2019年林玉泉来福州参加2019闽台匠人大会,有个意外的收获:福州一位名叫董脆红的年轻人,在大会组委会的牵线下,虔诚拜林玉泉为师,学习刺绣。双方已正式交换了师生帖。林玉泉说:“能在福州收徒,我太高兴了,我一定倾心相授。让中国祖传的刺绣业代代相传,永不断根。”
(作者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概念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