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 50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原标题: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 50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服务不见面,办事零跑腿!过去一年,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截至去年,共有50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还有212个事项实现“秒批”,501项实现“全城通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给出上述数据。

转变政府职能:103项自行设计证明全部取消

根据报告,过去一年,我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市级部门调整行政职权事项274项,其中下放80项,取消79项;梳理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79个,全部向社会公布并按标准实施。

近年来,各地媒体曝光出来的各种“扰民证明”“奇葩证明”层出不穷,令人困扰。去年,我市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梳理出我市自行设定证明事项103项,予以全部取消并公布,从源头上破解群众办事难、办事复杂的问题。

规范执法行为: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

绝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来执行,执法主体多、范围领域广、行为数量大,如何避免执法中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过去一年,我市初步建立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双平台,推动执法案件全面线上办理,执法信息全面互联互通,执法数据全面实时归集,为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及时精准监督、科学分析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协助执法,是各职能部门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常见做法。然而,如果对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辅助行为不规范,不仅会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会影响行政执法机关的形象。报告提出,探索制定《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使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有法可依。同时,我市还要对执法主体职权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规范裁量基准制定备案流程,建立行政执法效能量化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执法标准化水平。

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探索在市区街道全面推行专职法律顾问制度

报告提出,研究探索在市区街道三级全面推行专职法律顾问制度,以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深圳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由来已久,早在1988年就在全国最早设立了市政府法律顾问室,2001年成立了专职的政府法律顾问机构和队伍,形成了以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广大专家和社会律师参加的模式。多年来,这项制度不断完善,法律顾问的身影活跃在市政府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中。2019年,市政府法律顾问室共出具法律意见657份,其中审查了香蜜湖中区和北区开发建设等行政决策、重大项目468次,审查合同283份。同时,积极参与信访重大事件的处理。探索在市区街道三级全面推行专职法律顾问制度,将使这项制度进一步向基层有效覆盖。

相关阅读:
​能换积分还能玩VR游戏,大兴首家垃圾分类体验馆开放 五一劳动节 弘扬劳动精神 推动以劳育人 上中医学子积极投身劳动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