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思新冠疫情:怎样的城市韧性是我们需要的?

原标题:反思新冠疫情:怎样的城市韧性是我们需要的?

共同参与打造未来更有韧性的城市

反思新冠疫情:怎样的城市韧性是我们需要的?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2020年注定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渐恢复,劫后重生的城市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理性反思。其中,构建针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韧性(urban resilience)是一个重要方向。

兴起于世纪之交的城市韧性研究直面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重大危机,试图结合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和灾害进程的不确定性特征,探讨城市的支撑、恢复、适应和学习能力。我们要积极思考城市在面临突发的疫情时,能否展现出足够的定力;能否在遭遇挫折后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实现短期止痛;能否从灾难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建立起长效应对机制。

城市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或人体系统一样,其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具有自身的脆弱性,需要长期经受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有的来自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害,有的来自恐怖袭击、金融危机这样的人为因素,有的来自新冠肺炎这样的疫病。当我们评价一个城市有韧性,是希望城市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冲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适应和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以这次新冠肺炎为例,韧性城市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韧性城市应当尊重科学,果断决策,迅速反应。这次疫情无论是武汉封城,“一省帮一市”,还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以及后期复工复产的各种举措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各种信号,都让我们见证了综合决策能力、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各行各业的执行能力。

然而,最大的教训是在疫情发生初期,没有把科学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判断,决策相对犹豫,施策相对混乱。由于城市的灾害脆弱性是灾害风险和暴露程度的乘积,所以,初期的反应迟滞大大提高了市民面临新冠病毒的暴露程度,导致疫情失控,一方面疫情蔓延至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形成对武汉医疗资源的压力,这种情况直到封城之后才逐渐得到控制。

韧性城市应当未雨绸缪,养兵千日,常备无患。提升城市储备能力是对抗不确定性灾害的重要武器,这不仅包括必要充足的物资和设施储备,也包括人力资源储备和行动方案。此次疫情暴露出来光鲜亮丽的城市之下的诸多短板,例如专业公共卫生人才缺乏、医疗卫生设施覆盖不均衡、医疗卫生器械应急储备不足等,需要在日常就做好部署和预案。

亦有不少规划学者开始反思以往城市空间设计和城镇化政策的得失。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指出:信息传递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公共卫生设施、避险防范设施多管齐下,才能防患于未然。此外,鉴于此次疫情中社区作为基础单元发挥的重要作用,社区韧性的构建也亟待提上议事日程,这需要我们对社区组织机构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培训。

韧性城市应当信息共享,多方统筹,横向合作。疫情防控不仅是政府决策者的责任,也是城市中每一位生产者和生活者的共同义务。公开透明的数据和真实权威的信息传播有助于消解民众的恐慌,增长民众的知识,增强民众的信心。此次抗击疫情让我们见识了大数据在统筹调配物资、追索病毒携带者行动轨迹、预测疫情传播方向等方面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我们需要更多地以场景化的形式横向思考问题,打破各自为政的条块化工作切割,消除“筒仓效应”,促成跨部门、跨专业、跨机构协作和信息共享。

疫情之前也许难以想象,看似单纯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这一原发灾害,对我们生活各个方面造成的二次灾害竟然影响如此深远,跨越医疗卫生、居民生活、工农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国际政治、金融股市、文化认同等等方面,以至于基辛格认为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这正是韧性理论教给我们的另一堂课,即如何系统性地看待城市问题。

在疫情趋于平静之后,决策者、城市建设者和每一位市民都应该从此次疫情中获得经验教训,共同参与打造未来更有韧性的城市。

(作者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邵亦文)

相关阅读:
保定市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东莞指导服务组下沉一线 保障企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