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视点:科技“加持”,海北农牧业绿色循环破茧前行
门源白牦牛展示。(李勇摄)
还是那片耕地、那片草场,不同的是从一粒粒种子培育优选播撒,从推进全程机械化,环环相扣赋予更多的科技动能,使门源回族自治县麻莲乡的每亩土地经济价值翻了五倍,使祁连县黑土滩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
还是养牛养羊,不同的是从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从牛羊提纯复壮、优良种畜推广,从改变饲养屠宰方式,步步革新融入更多科技技术,使尕曲村合作社养殖效益比传统高出了30%,使青海夏华集团打造出畜牧业生产新商业模式,小牦牛跨省奔向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
这些,是近年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跃升的一个个缩略片段,也是在新时代不断叠加增厚海北州持续领跑全省生态农牧业的硬实力。
“青海畜牧看环湖、环湖畜牧看海北。”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提出以母畜比例提高带动成活率、出栏率、商品率提高的“一高带三高”季节性畜牧业;九十年代率先提出“三通四有七配套”设施畜牧业;2000年率先提出“完善四个专项、建设两个设施、构建一个体系”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高原生态畜牧业;2010年率先提出“两年三胎”“三增三适”生态高效畜牧业,海北畜牧业改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面朝青海湖,背靠祁连山。近年来,生态地位突出的海北州更以科技为引擎,多层面率先而为、打破禁锢,在农牧业不断发展积淀中,持续加大科技创新驱动力,释放民间创新智慧,纵深推动大小循环利用的农牧业绿色循环经济,促成了产业高效循环体系的加速完备,推动农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草为核心,科技用力,海北草原恢复“风吹草低见牛羊”盛景,绿色全产业链顺势飞扬
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会种草,到“慧”种草,科技为海北州草产业聚合起升级的底气和优势,一株株青草串联起一条条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循环链。
多年来,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全省8.4%的海北州,从“草”入手,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一方面综合运用“封、围、育、种、管”分类治理退化草原;一方面推行草田轮作、弃耕退耕地人工种草,增加饲草供应和贮备,做活了草的文章。
“每年青黄不接时,就是我们青贮燕麦销售的旺季。但由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万多吨青贮燕麦现在才陆续出窖,除卖到省内各州县,还远销到了西藏。”
门源县麻莲草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吉贵算了一笔账:从公司种植看,门源每亩青稞最好年份纯收入只有150元,如果换种燕麦进行青贮,每亩地最差产2吨,除去种子、机械、人工成本,纯收入最少有440元。
从农民收入看,流转土地每亩300元,再到公司务工,每月每人最少工资3500元。每年公司拿出30万元为270户建档立卡户分红,未流转土地的贫困户种植燕麦,公司以每吨高出市场价60元收购,每亩地现金收入就是720元。
“从种植青稞到燕麦,首先是种植结构发生了转变,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其次,现在种草已不是传统的种草,而是从牧草良种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种、收、贮、运全程实现机械化,各环节都融入了科技的含量。”
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白尼玛认为,打造草产业,关键以科技为支撑、以草为纽带。目前全州已形成州有大循环、县有小循环的农牧业种养加一体化绿色循环全产业链。
同样是种草,但祁连县走的路径与门源县有所差别。从2015年开始,祁连县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全面实施退化草地集中连片治理,通过攻克技术难关,累计治理黑土滩1.13万公顷。
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东宝介绍,目前,祁连县黑土滩草地植被覆盖度从10%提高到80%以上,牧草平均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平均亩产鲜草由治理前的5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以上。昔日草原上像“癌症”一样扩张的“秃斑”,重新恢复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绵延几十公里煞是壮观。
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泉村牧民扎西才让说:“通过政府几年的禁牧管护,这里的黑土滩都绿了,成了家家想要的抢手货。现在我们少放牧,多保护,科学利用,草长得一年比一年好。”
通过引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科学用力,如今祁连山流域的草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已形成“划区轮牧、禁牧封育、农牧互补、借地增草、草畜联动”的草牧业新格局。
畜为基础,科技创新,海北牲畜良种繁育“领跑”全省,畜牧业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
海北州地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核心区,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畜牧业必须走绿色生态循环之路。以科技创新的金钥匙打开农牧业转型升级之门,为海北农牧业绿色高效优质发展装上了强劲的“发动机”。
“合作社与省内学院合作实施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有效提高了合作社科学养殖的技术含量。”刚察县青青草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魁介绍,通过牦牛、藏羊高效养殖,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经济效益比传统高出了30%。
尤其祁连县将牦牛、藏羊优质本品种选育和经营作为一项基础产业,2019年实现了“县有选育中心、乡有选育基地、村有选育核心群”的三级体系,种畜满足本县需求外,还销往省内外,形成了优质优价的种子经济,不仅推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还明显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东宝介绍,2012至今,全州仅藏羊“两年三胎”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993万元,推广25.53万只,新增产值2.55亿元,新增利润9495万元。同时,繁活率也提升到96.90%,较传统放牧提高了10.9%,每年多繁活羔羊10.90万只,为发展羔羊经济奠定了基础。
通过项目的实施,既减少非生产畜数量,提高了母畜比例,加快了畜群周转。同时减少了母羊和羔羊在天然草场的采食时间,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维护了草地生态平衡,促进草地生态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们对多胎繁殖母羊进行基因检测,发现藏羊中存在多胎控制基因,而且有连续繁殖和后代遗传能力。”为深挖藏羊繁殖潜力,解决藏羊繁殖率低的短板,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又将科研重心聚焦到了藏羊多胎繁殖性能的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从2014年开始,第一年就有38.46%的母羊连续产双羔,繁殖率是136.36%,经过选育和加强饲养管理双羔率逐步提高,2018年双羔率达到51.56%,繁殖率达到151.60%。试验证明,多胎母羊连续繁殖能力通过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能够获得持续提升。”
海北州牧科所副所长、推广研究员周玉清介绍,如果仅靠常规育种方式进行多胎品系的选育和扩繁,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通过常规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去年,牧科所在四县建立四个多胎性藏羊选育示范群,共800余只。预计到2020年底,核心群规模将达到2000只。
通过建立多胎藏羊纯种繁殖核心群和扩繁群,海北州借助科学的选育手段,配套适合多胎藏羊养殖的饲养管理方法,逐步扩大群体规模,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将大幅提高藏羊繁殖率,带动生产效益,并形成高原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亮点。
人为主体,科技引导,海北优势转化为“飞地经济”,多元新兴产业打开发展新蓝海
翻开海北畜牧业发展的历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绵羊改良,到羔羊经济,再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到今天的绿色循环,畜牧业的辉煌赋予了当地农牧民不断革新的创造意识,为今天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祁连县集中优良种畜基地,借力比邻的河西走廊优质饲草,大批闲置畜棚以及气候交通条件,农牧户敢闯敢试,将两地优势合理应用、逐步探索,创新出了“祁繁甘育”发展模式,既在发展中保护了生态,又在优势互补中延伸了链条,增加了效益,并将拓展的触角逐步融入“一带一路”,为海北农牧业“一飞冲天”奠定了基础。
祁连县农牧和科技局生态办公室主任、推广研究员马金云说,跳出祁连看祁连。“飞地养殖”不仅是一次创新,更是一次海北农牧业实现新跨越的生动实践。按照“飞地增量、县内重质”发展思路,祁连将此作为今年及“十四五”农牧业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祁连“飞地牧草”已在张掖、山丹、民乐等地租赁种植近1万公顷,订单饲草933公顷,有效补齐了饲草短板,实现了生态、经济和品牌的互赢,使祁连农畜产品通过河西走廊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和国家。
“外地专家说,我们这里冷凉气候比较适合菌类生长。虽然出菇周期比内地长,但产品质优,每亩产值能达到4万元,再加上种植人员劳动强度低,不受知识限制,村里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经过培训就能上岗,是全村脱贫致富的理想产业。”
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红山高原冷凉香菇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武田虎说:“种植香菇,让我们一年时间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去年,合作社购买菌棒,今年就开始自己生产了,现在看来只要思路变,天地更广阔。”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发展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海北州重点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和大学生领办运营合作社能力提升等项目培训,培训规模将达到2万人次以上。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每年转移农牧区劳动力达到4.7万人次。
通过人才的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牧业人才,参与到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技术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操作等各领域,明显提升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为农牧业加快信息交流,建立健全产供销网络服务平台,提升“青”字号品牌提供了人才保障。
特为优势,科技破局,海北强产业链弥合市场短板,“海北产”日益走出深山远销全国
日前,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00头牦牛发往山东省阳信县;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新推的小牦牛肉排走进国内部分城市餐厨,成为消费者烤肉、涮火锅的钟爱;同时,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开发的祁连黄菇饼干、祁连雪菊,走进省外市场……
围绕农牧业“种-养-加-销”经济大循环产业链,海北州构建起以青稞、北方小油菜、藏羊、牦牛、蜂产品等产业为主导,以西门塔尔肉牛、冷水鱼、香菇、蕨麻、草原生态鸡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农牧业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调结构、扩规模、建基地、抓品牌、提效益、促增收的路子。
特别是养殖环节的粪污处理,已在全州四县引入有机肥生产加工企业,弥合了农牧业循环的最后一道短板。如海晏县依托龙头企业,大规模开展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实现了“粪便收集—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的绿色循环。
去年,海北州通过邮政线上线下强大的运输网络,畅通了海北藏系牛羊肉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推动海北藏系牛羊肉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全国认证面积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祁连县在西宁专设农产品体验中心,短短两年时间销售558万元,产品遍及全国一线城市,成为树立祁连农畜品牌、展示有机产品的窗口。
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态养殖、有机肥加工、牛羊屠宰、精深加工、餐饮连锁的“八位一体”生态循环链条,还在业内率先建成从农场到商场,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全程可追溯产业链,产品营销遍及全国各地,并打入华联、沃尔玛等连锁超市。
目前,海北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到35个,认证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1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9个。“雪域八宝”“天境祁连”“祁青”3件商标成功跻身青海省著名热销品牌榜。“祁连黄蘑菇”“门源菜籽油”“门源奶皮”获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商标,这些成果明显增强了海北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海北州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5家,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81家。藏系羊、牦牛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以草定畜,牲畜草原优化重组率达到75%,草原植被覆盖率提高3至5个百分点。建成全国重要的北方小油菜制繁种基地,藏区青稞繁育基地,有机畜牧业的示范基地,藏羊、牦牛供种基地。
此外,全州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以上,耕种收割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青稞油菜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90%以上。牲畜良种率达98%,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农用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废物资源化率达60%以上。
打破旧传统,在建立现代农牧业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打破小格局,在发展现代高原生态农牧业示范区上实现新突破;打破小作坊,在提升特色产业加工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打破小规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打破旧观念,在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蓝天白云、碧水青草、雪山松涛。海北旖旎的风光正展示着青海的大美。在生态畜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海北在着力发展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大经济的同时,正向打造河西走廊“金岸”,兰西城市群“银边”聚力前行。(罗连军)
视点短评
绿色循环,一步活全盘赢
面朝青海湖,背靠祁连山。地处“一湖三河”之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随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设立,生态治理修复和生态文明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科技为动力、创新为引导。海北州紧抓畜牧业这个主导产业,以草为核心,大做天然草地恢复、农牧区草畜联动;以畜为基础,优先发展牲畜种子工程,改良牛羊种群;以人为主体,引进人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特色为优势,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开拓市场、提升绿色有机品牌价值,走出了一条调结构、扩规模、建基地、抓品牌、提效益、促增收的路子。
省畜牧总站教授罗增海认为,绿色是一种生产方式,而有机是绿色的产品。在生态地位突出的大背景下,海北州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今的海北,生产有绿色基地,加工有绿色车间,发展有绿色产业链,产出的有绿色有机产品。
一步活全盘赢。生态的改善,使农牧业产品走向绿色有机,环境的美化又带动旅游业繁荣,游客增加又激活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精深加工,一批绿色有机产品脱颖而出,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让绿色、有机、安全、高品质成为青海农畜产品的代名词,使海北走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定走绿色循环农牧业的发展道路,既解决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难题,也打破了农牧业上行的“天花板”,创出了发展新路,更是提升了绿色有机品牌,实现了优质优价,为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如今,从种植业合理轮作、生态种植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从饲草料农副产品加工到草畜联动,从畜牧业优化布局、天然草地草畜平衡到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大农业区养殖业,从牲畜四季出栏到活畜交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从农牧业粪污进行有机肥加工到标准化生产的循环利用,海北已构建起了环环相扣、连接紧密的农牧业绿色经济大循环,为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贡献着梦幻海北的力量。(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