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 一堂别样的“早自习”

原标题:特写|一堂别样的“早自习”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4月20日是厦门市初三学生复学复课的第一天,上午7点湖里区纪委监委检查组一行三人准时出现在湖里区民办学校博林学校大门口。他们跟随学生的脚步,开展了一次别样的“早自习”监督检查。

在博林学校门口,学生们陆续入校。学校安保组成员手持额温枪,对入校学生逐一进行身份核对、额温检测,检查组三人在现场观察入校情况。

“入校环节是学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学生排队有没有间隔1米?现场有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测温登记?这些都是我们的监督重点。”此次带队检查的湖里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高志伟说,博林学校初三开学学生仅有90名,都是走读生,民办学校的规模不大,生源不多,但在监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少,是疫情防控中最容易忽视的薄弱点和盲区。

7点20分,博林学校90名初三学生均已通过身份登记、体温监测等规定流程进入学校开始早自习。检查组三人也跟随学生的脚步,开始走访教学楼。

学生入校后先洗手,随后按照班级指定通道行走,沿着楼梯口、走廊标识进入教室。在进入班级前,班主任进行晨检工作,包括体温检测、观察、询问等,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记录。

进入教室后,虽然教室较为狭小,但桌椅板凳都经过了调整,保持着安全距离,上课期间老师、学生均佩戴口罩,以课堂授课为主,尽量减少学生交流讨论,减少人员接触。

“食堂各功能室已经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清洗消杀,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单人单桌同向,我们也安排了部分学生在教室用餐,还统一为学生购置了保温餐盒、送餐保温桶,由食堂工作人员送餐到教室,每间教室安排20人左右,贴上姓名牌固定位置,按一定间距隔开用餐。”学校工作人员介绍了当前学校的就餐制度。检查组随机抽查了食堂人员的健康档案及核酸检测记录,确保学生用餐安全。

从学生入校到进入教室井然有序,食堂也定时清洗消杀保障用餐安全。然而,在一个星期前的开学检查中检查组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开学前与教育部门一同开展的联合督查中,检查组发现博林学校的食堂卫生和环境整洁需改进,餐具未按要求规范清洗消毒。“疫情期间学生的用餐问题事关重大,如果出现漏洞很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督促教育部门发挥行业监管作用约谈了学校法人。”高志伟说,目前食堂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在开学前的检查中,检查组还发现该学校的医务室工作人员不具备护士或医师资格,培训不到位,对疫情防控基本要求不甚了解。

“博林学校虽然已在3月底招聘了一名大专、护理专业的校医,但这名校医只持有养老护理证,并不具备学校校医的资质。”高志伟说,校医作为保障全校师生健康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和素养,而由不具备校医资质的医生担任,会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埋下隐患。

“在检查组提出问题后,学校于4月16日又招聘了一名有护士证书的校医,并加强了对2名校医的疫情防控业务培训。同时学校实行晨、午检,一天两次按时测量学生体温,一旦发现异常体温,就进入学校的紧急隔离室进行隔离,同时呼叫救护车或派专车由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儿童医院就诊。”学校工作人员介绍。

“民办学校是疫情防控中的一个薄弱点,湖里区外来务工子弟较多,像博林学校这样的民办学校还有不少,我们派驻纪检组督促教育局一所一所地对学校进行评估,通过后才能开学。”高志伟说,接下来小学的复课复学,还要继续督促区教育局建立局领导挂钩督导民办小学的机制,做好民办小学复学复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

伴随着初三学生郎朗的读书声,检查组结束了博林学校的“早自习”疫情防控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赵宇航)

相关阅读:
今日视点:科技“加持”,海北农牧业绿色循环破茧前行 东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明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