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次划定新基建范围 为资本发力提供指引

原标题:首次划定新基建范围为资本发力提供指引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指向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发改委首次划定新基建范围,首先是让社会对于新基建的认知更加明确,从而了解国家新基建建设主要将在哪些行业发力,这有助于资本、企业能够针对性参与,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比如,人工智能是近几年的“风口”,不少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发力,但是,人工智能的特性是投入巨大、研发和应用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参与企业及资本对此有长期主义思维。

也因此,近年来也有关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受大环境影响有所下降、面临“寒冬论”的讨论。而发改委明确将人工智能纳入未来新基建建设重点,将让更多资本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更强预期和信心。从发改委的表态以及我国产业升级规律来看,预计未来还会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举措出台,从而打造更有利于人工产能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形成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这将引导和吸引更多资本尤其是长线资金进入,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又一个“春天”。

历史多次证明,“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能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合力,引领某个行业的加速发展,甚至在短期内形成重大突破。

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一旦国家在5G等关键领域投入加大,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也就为资本进入相关产业提供了更低成本和门槛的市场空间,

尤其是新基建的各产业之间还会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效应。当下我国另一大战略新兴技术是智能交通、无人驾驶。郑州郑东新区日前也提出,拟将17公里无人驾驶区域列入城市改造内容,这意味着我国无人驾驶开始进入全面应用场景。而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能够对无人驾驶即时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从而保证无人驾驶稳健、安全、高速发展。这也将吸引更多资本在无人驾驶领域加大投入。

由此可以看出,新基建范围明确,将带来明确的发展指引,让我国在这些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抢跑效应”,推动资本和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为占领产业高地、未来逐步形成行业话语权争取时间和空间。而资本的加持,又能让新基建行业在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上获得更为良好的基本面,从而形成加速发展助推力,让我国新基建体系建设早日走向成熟。

毕舸(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杨杰

相关阅读:
延庆法院开设专用微信号指导“线上”立案服务 中国抗疫合作被“污名化” 英国大臣说了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