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超市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约10%顾客使用
新京报快讯(记者黄哲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为配合条例施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今日(4月15日)公布,将严格监管塑料袋生产和使用。严禁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商超、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记者了解到,目前众多商超已实施相关举措。
记者从东城区城管委获悉,东城区将加强对果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管理,推行净菜、半净菜上市,有条件的可采用相对集中或就地资源化方式处理果蔬垃圾。
超市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仅10%顾客购买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规定,禁止在北京市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条例中的这一内容作了进一步规定,明确塑料袋厚度须大于0.025毫米。商品零售场所可自主制定塑料购物袋价格,但有四种情况不得出现:低于经营成本销售塑料购物袋;不标明价格或不按规定的内容方式标明价格销售塑料购物袋;采取打折或其他方式不按标示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塑料购物袋;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目前北京市众多商超已经禁用超薄塑料袋,并有偿提供塑料袋。记者今日探访东城区光明中街悠惠万家综合超市了解到,目前超市为顾客提供2角、3角、5角三种价格,不同大小的手提塑料袋。
不过,今天上午十点左右前来购物的顾客中,多数人自备布袋或小推车,真正购买使用超市塑料袋的人较少。这一现象得到悠惠万家光明楼店经理金淑红证实。她介绍,近期超市每日总客流量1500到2000人,平均每天出售塑料袋约200个,占比10%左右。“少用塑料袋是好事,现在都提倡垃圾减量,塑料袋减少了,污染也就少了。”金淑红说。
厨余垃圾日产日清臭味减少
金淑红介绍,该超市去年6月起开展垃圾分类。在超市东侧的收货区,墙上张贴了四种类别垃圾的介绍以及垃圾分类责任单位的电话。收货区出口有三个厨余垃圾桶和两个其他垃圾桶,另外专设了一个放置可回收物的铁框。不时有超市工作人员抱着装满果蔬垃圾的塑料筐,将这些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内。“最多的就是厨余垃圾,一个绿桶装80到90公斤垃圾,每天大概能装两桶半。”金淑红说。
超市内张贴的垃圾分类指南。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上午十点多,厨余垃圾清运师傅开着清运车,载着三个厨余垃圾空桶来到超市收货区,将桶擦净后,替换超市已经装满的厨余垃圾桶。这些厨余垃圾将送到东城区南二环玉蜓桥附近的暂存点,最终由北京环卫集团统一运输到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
超市工作人员将果蔬垃圾倒入厨余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金淑红回忆,去年超市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垃圾不再混投,并且每天有专人收运,收货区环境干净多了,“臭味小多了,夏天苍蝇蚊子也少了。”员工们也因为垃圾分类多了一项小福利,超市会用卖可回收垃圾的收入给员工买绿豆熬汤喝。
厨余垃圾清运员每天用空桶替换超市盛满的厨余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龙潭街道网格中心主任卢秋云介绍,目前街道五家综合类超市均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分出率都在50%以上。针对5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条例,街道对商超、餐饮单位和社区负责人开展了线上培训和指导。五一后,将加强垃圾分类的检查和监管力度。
清运员用毛巾将送来的厨余垃圾空桶擦拭干净。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近期印发了《东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和相关实施办法,其中提出,东城区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增速将逐步放缓,2020年控制在4%左右。实现源头减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限制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开展旧货交易、实施“光盘行动”、推行净菜半净菜上市等。
接下来东城区还将加强对果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管理,推行净菜、半净菜上市,有条件的可采用相对集中或就地资源化方式处理果蔬垃圾。
责任编辑:郑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