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原标题: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去年底,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公布2019年“最美退役军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仿真专业总设计师张励名列其中。

从部队转岗后,她长期从事系统仿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我国仿真领域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张励参与研制的装备光荣接受检阅。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父亲教会她永不服输

与大漠胡杨的邂逅,是张励此生国防事业的开启。1983年,张励大学毕业后来到戈壁试验基地,成为“男人王国”里的一名女兵,第一次见到了胡杨,也第一次见到了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导弹。穿上军装令她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可工作条件的艰苦、所学专业的差异等现实困难,令初出茅庐的她深感压力,甚至辗转难眠。

仅仅几天后,她便捧起人生第一本飞行器专业书籍《有翼导弹引论》,决心从零开始,啃下这个“硬骨头”。当时部队领导夸她:“张励的身上有种特别的拼劲,爱迎难而上,又不骄不躁。”在部队15年间,张励像胡杨那样坚韧,攻克一道道难关,因表现突出获得多类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1999年,退伍后的张励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续写自己的国防梦。此时,张励已经快40岁了,她再次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战术武器仿真验证。

战术武器仿真验证被称为型号研制全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通俗地讲就是要为导弹成功击中靶标提供试验性论证。在实验室的仿真试验不成功,导弹就不能进行真实飞行试验;仿真技术如果不够成熟,就不能准确模拟现实环境,仿真的结果也就没有价值。可核心的技术从国外买不来,只能靠自己钻研,自主创新。

虽然张励此前从事的也是国防事业,却是不同的技术领域,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第一次连续几天通宵赶出来的报告,收到的是满页的批注,而原文已几乎看不清,张励忍不住哭了,她想起了父亲。

张励6岁时,父亲带她去松花江游泳,“水流很急,迎面冲来,根本就不能停歇,只能奋力地游,直至游到对岸”。父亲教会她的,不仅仅是游泳,更是激流勇进的人生态度和永不服输的拼劲。

那段时间,张励总是在实验室里看同事们怎么做试验,常常向同事请教各类专业问题,晚上还要加班补习专业知识。同时,她还注重查阅国内外资料,跟踪学习先进的前沿技术。几年下来,逐渐从参与项目研究到带领团队承担重大项目,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并主持完成4套大型仿真系统的设计研制,为多型重点装备成功研制做出重要贡献。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进入航天20年,张励由一名普通设计师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和国家级领域专家,发表数十篇高水平论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1项,对仿真技术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倡导把创新融入血液

“做我们专业的技术,人才是第一位,选团队我最看重专业素质和意志品质,看是否有战斗力。”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张励希望年轻人能有像胡杨一样扎根的精神,“胡杨,能够持久地坚守在贫瘠和干旱中,因为它们有着坚韧的根,仿真人就是型号发展的根。”

第八设计部仿真应用技术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田义说,“每次有新领域研究资料和论文,张老师自己看完,也会及时分享给我们共同学习,精益求精。”张励倡导“把创新融入血液”,用执着坚韧的态度去研究前沿技术和研制新产品新系统。如今,张励团队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建设集仿真技术创新体系规划、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仿真自主可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

导弹仿真专家张励:她参与研制的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励、郁文贤等20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和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积极响应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行动,共同发起“致全市退役军人战友的倡议书”,倡议广大退役军人要“勇于担当、为党分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张励说,入伍至今,整整37年,部队教会我们知识和成长,更教会我们责任和担当。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陈琼珂

题图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提供

相关阅读:
因为有你们,武汉走进温暖的春天,一位出院新冠肺炎患者说 上海:老旧小区内电动车违规充电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