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股一周内两次熔断,专家: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原标题:美股一周内两次熔断,专家: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来源:金融时报

当地时间12日9时36分,由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到7.02%,触发市场熔断停盘15分钟。这是自本周一以来第二次熔断机制被触发,也是美股史上第三次。

截至当地时间12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收盘下跌近10%,至此美国三大股指全部跌入熊市区间。

原本投资者希望世界经济在2020年走上“V型”反转轨迹,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以及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在原油产量上的分歧等一系列事件爆发,市场对全球经济走向衰退的忧虑陷入“反馈循环”。

截止目前,美国股市、泰国股市、菲律宾股市、韩国股市、巴基斯坦股市、印尼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8个国家股市发生熔断。

在全球市场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与经济表现如何成为了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

美股一周内两次熔断,专家: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酵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金融的韧性扎根于有效的政策组合、稳健的金融体系和勃发的新兴产业,不仅守住了短期的防风险底线,更有望开拓长远的发展空间。由此前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韧性料将得到进一步夯实,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信心的关键来源。

01

韧性之一:

政策“组合拳”巩固发展长势

不同于其他“黑天鹅”风险,全球性疫情引致了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广泛冲击,对一国治理水平、机制功效、政策协同形成了全方位“压力测试”。新冠肺炎疫情发酵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国家及时出台了有序复工及其他配套政策,并积极协调资源快速建设专科医院,从根源上抑制疫情传播和蔓延;财政部门积极减税降费,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补助和补贴;央行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金融监管部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对受灾地区股权质押、融资融券作出特殊安排等。得益于上述政策“组合拳”,防疫、复工两大任务得到平衡兼顾。一方面,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虽然当前全球仍处于本次疫情的上升周期,但是“疫情正在中国走向结束”;另一方面,据我们测算,2月10日至今,全国平均复工进度持续加快,前期进度滞后的浙江、福建等地改善明显,国内经济循环正在提速回归常态。基于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的短期冲击虽然不容轻视,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枢。从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将逐季实现修复、反弹和企稳,全年增速预计在5.6%左右。在IMF、OECD纷纷下调全球增长预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韧性相对凸显。

在守住增速底线的同时,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趋势料将稳健延续。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外部冲击将促进而非阻滞中国经济提质增效。2019年,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加快了中国经济机制的内部改革。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论坛评估,在营商环境层面,2019年东亚—太平洋(3.740, 0.05, 1.36%)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大幅放缓,但中国推出的改革措施多达本地区的近四分之一,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改善幅度前十大经济体;在综合竞争力层面,美国失去全球第一的位置,而中国排名则保持稳定。2020年,疫情的出现暴露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短板,也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凝聚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供给侧“挤水分”、硬核科技加速崛起等重要的社会共识。展望未来,在赢得战“疫”胜利之后,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改革再出发的主要脉络。通过综合运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监管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多重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将支撑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而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全体系改革”也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根本支柱。

02

韧性之二:

金融稳定激发经济活力

本次战“疫”过程中,中国经济生态和金融体系之间建立了良性而有效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实体经济为金融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受疫情冲击影响明显的地区、行业、企业、个人获得了高效的结构性支持,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而金融市场预期的稳定也夯实了投资和消费信心。

放置于全球市场的坐标系中,中国金融体系当前所呈现的稳定性特征,还将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发挥多重积极效应。一是信心效应。2月3日开市之后,中国金融市场虽然遭遇短期下挫,但是其后迅速回归长期稳态。近期,随着疫情向全球蔓延,国际市场急剧震荡,而中国市场则保持相对韧性。今年年初至3月10日,中国市场的累计收益率位居全球主要市场前列。这表明,在全球抗疫的下半场,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依然稳固。二是引领效应。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今年年初至今,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呈现强劲增长,延续了去年的发展趋势,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主导作用继续强化。由此,产业的基本面潜力与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理性相辅相成,有望高效发挥金融体系的调节功能,引导更多资源流向高效率行业。三是渠道效应。以本次疫情为契机,中国利率水平加速下行,预计将进一步挤压息差。受此驱动,中国金融体系料将加快降低对间接融资息差收入的依赖,更加主动地布局多元化经营、丰富直接融资体系,从而更加适应新兴产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这将与渐行渐近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形成合力,进一步疏通中国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

03

韧性之三:

新兴产业增强复苏底气

本次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油价博弈等“黑天鹅群”,表明慢增长、多博弈、高风险已经构成当前全球经济的长期困局。着眼长远,突破这一困局的核心钥匙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衍生的“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呈现“量效双升”趋势。在数量层面,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测算,2019年,在全球前100大科创集群中,中国拥有18个,数量仅次于美国,并且中国科创集群的科技产出增速大幅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而据CB Insights统计,2019年,中国新经济头部企业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超过日、韩、德、法、英、印的总和。在效率层面,2019年中国科技研发的产出已经比肩德国、美国等传统强国,同时创新质量指数较高收入国家均值超出逾40%,但是所需的研发投入却相对更小,因而,中国科创正在以“产出/投入”效率的优势展现出弯道超车的趋势。

从当前基础前瞻未来趋势,随着2019年中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居民消费升级向质量高度、市场深度、产品广度的“三维”拓展将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势不会因短期疫情而扭转,相反有望在疫情后强化,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一,以居家办公、线上教育等“宅家经济”的井喷为标志,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经济“被迫”冲破诸多路径依赖,系统性地重塑了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在疫情平息后,新习惯和新模式仍将部分延续,从而以“线上+线下”的新零售、云服务改造消费端,以物联网、智能制造变革供给端,促使中国经济开启新形态。其二,疫情之后,无论是微观层面居民生命健康追求的再增强,还是宏观层面公共卫生系统的再升级,都将为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生物医药、精准化治疗等大健康产业带来稳健的需求增长。其三,本次疫情料将长远地改变社会观点,人本主义有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对生活幸福感的强调,对个性化需求的尊重,将持续创造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新需求、新场景,从而为“三新经济”提供广阔的蓝海,并赋予细分市场的深耕者以时代红利。

从全球投资者的选择来看,今年年初至今,中国创业板累计收益率不仅高出主板市场,亦领跑全球各主要市场。这一反差印证了中国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其长期发展潜力正在进一步凸显。尽管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复工压力和产业链阻滞的冲击,但战“疫”进程也创造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崛起机遇,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的催化剂。疫情是一次洗牌,无法逆流而上快速转型的企业和生产模式将淹没于时代浪潮中;疫情也是一场变革,在“创造性破坏”中推动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中国新兴产业有望化“疫”为翼,打开发展空间。

(作者为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拎回家的降压药怎么吃? 暖心!民警登门为行动不便群众办理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