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战疫观|开工第一天,学会适应新的“不方便”了吗?
摘要:毫不松懈,不存半点侥幸,继续努力
2月3日,是节后部分单位上班的第一天,返程高峰也正在到来,疫情防控到了新的关键节点。
这个春节,广大市民开启了“宅”模式,疫情防控相关的各行各业则负重前行——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奔走在社区,为城市生活提供各项保障的服务人员也比平时更为忙碌。我们要感谢春节期间的每一位坚守者,也要感谢响应号召宅在家中的每一位市民。
如果说前一阶段各方的努力为市民健康筑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线,接下来的一周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复工,“宅”模式将日渐切换到正常工作模式。
开工日是一道分水岭。我们要从适应一个人、一家人“宅在家中”的不方便,逐渐过渡为适应一群人投入到正常工作生活后“行走在外”的不方便,要通过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再造,特别是在工作模式下做好个人防护,适应新阶段的疫情防控需要。
面对外地返沪人员不断增多、市内人员流动频次激增的新情况,疫情防控、城市运行都需要有新的应对。如何没有疏漏地做好节后入沪人员的排摸登记、居家隔离,如何保证市内公交系统在日常运转中安全、无隐患,如何激发市民在这场防疫持久战中对病毒保有持续的警惕、不松懈,都是城市管理面临的实战检验。
据媒体报道,应对返城高峰,适应工作模式,测温仪已部署到上海的火车站、机场、长途客运站、医院、政府机构大楼、商场、写字楼等场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细致的健康筛选还将继续,这不可避免地会减缓市民们通行各处的脚步。对于习惯了步履匆匆、效率至上的城市人而言,必然会有不适应。但权威专家指出,疫情高峰将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而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所以,筑牢阻击疫情蔓延的防线,需要我们从心底去接受,心平气和地配合每一次检查,习惯让渡生活中的一些便利。
今天,冬日暖阳下的上海,城市运转依旧井然有序。这如常的一切看似平常,却又如此珍贵,因为其中倾注了太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要毫不松懈,不存半点侥幸,继续努力,直到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2月3日,乘客在上海轨交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测量体温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