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会特稿:勠力同心打好三大攻坚战

原标题:两会特稿:勠力同心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2019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的重要安排。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推进更深层次的金融改革,建立长效机制。2019年以来,推动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风险揭示和风险定价等方面的作用……一系列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制度保障更加坚实。

精准脱贫瞄准坚中之坚,努力提高脱贫质量,攻克深度贫困是硬仗中的硬仗,2019年,170个贫困村、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17个计划退出县也有望顺利实现摘帽,全省绝对贫困“清零”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紧密结合国家“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西宁海东两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9%。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让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让蓝天成为高原上最亮的底色——2019年,全省上下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无畏攻坚的挑战,抓住攻坚的机遇,“三大攻坚战”一路闯关夺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关乎夯实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这一年,青海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用好用活政策机遇,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突出抓好国有企业去杠杆,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这一年,全省金融业主要指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区域性风险总体可控,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整体稳健,保险、证券、期货、基金、信托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7”类地方金融从业机构发展有序。

这一年,我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持续压降不良资产,深入开展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继续做好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整治。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加强政府债务规模预算和限额管理,严格限定举债途径和资金用途,分类审慎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放眼全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我们打的“稳”而“实”。

西宁市着力打造“企业融资之家”,采取“全面推介+精准对接”,组织推介融资项目224项,涉及融资需求396亿元,并协调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对涉农产业实行零担保费率。

海东市实现了全市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和“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基本全覆盖,平安农商行兼并乐都农信社成立海东农商行工作全面启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扎实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转办案件线索转化成案率达到了100%。

海南藏族自治州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州金融秩序稳定。

海北藏族自治州主动落实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争取省级财政贷款贴息526万元。

玉树藏族自治州重点打造“双基联动+虫草贷”“双基联动+创业就业”等“双基联动+”的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取得了积极效果。

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保险业服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宽,养殖业方面藏系羊、藏牦牛等险种的政策性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期,更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今年的经济工作仍然要聚点不散、靶心不变,瞄准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这一目标,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聚焦全面“清零”,补上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的仁青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安心。过去家在山上,没有路,生活很不方便,下一场雪,可能十天半月下不了山,孩子上学也很难。

现在啥样?“搬到新村,家在县城,四间房,80平方米,宽敞明亮还方便,我和妻子购买了缝纫机,在家做好的衣服还能直接交到街上的衣服店!”

日子越来越舒心,仁青加笑得眯起了眼。

2019年,又有不少像仁青加一样的贫困群众迎来了新生活。我省紧紧围绕年度17个贫困县摘帽、170个贫困村退出、7.7万贫困人口减贫的目标任务,做实精准文章,突出深度攻坚,强化民生保障,加速补齐短板,着力在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上下功夫、见实效。

住有所居是脱贫攻坚的首要保障。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打好脱贫攻坚“当头炮”。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8个市(州)、38个县(市、区)、266个乡(镇)、1249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安置农牧群众5.2万户、20万人。截至2019年10月底,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72个,修建搬迁群众住房5.2万栋(套),20万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入住。

脱贫底气强不强,要看产业旺不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着力提升产业带动力。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8%用于产业扶贫,实现了全省39个贫困县(市、区)扶贫产业园、1622个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村级光伏扶贫项目、2456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4.3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五个全覆盖”,构建了到县、到村、到户的产业扶贫体系,带动脱贫36.6万人,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大力发展牦牛、青稞、枸杞、藜麦等特色产业,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208个,积极开办农牧家乐,带动贫困群众5.54万人。

实现生态共赢发展。安排4.99万贫困群众从事生态公益性管护工作,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2%,年均报酬2.16万元,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两场攻坚战。

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唤回蓝天、碧水、净土

每年春天,在西宁湟水河边的宁湖湿地,成群结队的渔鸥就会如约来到这里。渔鸥已经是西宁市民的老朋友了。

“许多水鸟愿意到宁湖湿地生活,这与湿地良好的水质有很大关系。”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宁湖湿地是我省湟水河治污的亮点工程。这片人工湿地不仅是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

把一条臭水沟变成清水渠,需要多长时间?把一个尘土飞扬的废渣场变得绿意盎然,又需要多久?在青海,这样的改变正越来越快。2019年,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八场标志性攻坚战持续加力、加速度。

结合蓝天保卫战,坚持标本兼治,全面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继续以两市六州政府所在地城镇为重点,强力推进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方面,采取开复工多部门联合审批、安装视频监控、媒体曝光、限期整治等方式,督促建筑和道路施工、商砼企业严格落实“6个100%”控尘措施,道路抑尘从主次干道全覆盖向背街小巷延伸,西宁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2013年的20.8%提高到80%,海东市由零提高到71%。

结合“碧水保卫战”的部署,打好黑臭水体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坚持“好水和差水”一起抓,大力推进长江、黄河、澜沧江、青海湖、黑河等良好水体保护、水生态修复及湟水重点支流水污染治理。

结合净土保卫战,打好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战。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技术成果通过国家技术评审,完成50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继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采取每月调度、现场检查、定期通报等方式,督促各地加快结转项目实施。2019年安排500个村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14个已完成整治全覆盖的县实施提档升级,项目完成后,全省累计整治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4015个、占总数的90%以上。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最后一年,需要全党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努力实现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成功跨越,取得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优异成绩。(孙海玲)

相关阅读:
三大剧集导演共话东方美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海王生物拟5亿元增资山东银河 为其医药商业营收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