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 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原标题: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大圣遗音”背后龙池内,题写了朱漆隶书“至德丙申”四字,证明了这张琴诞生于唐代至德元年。

新京报讯(记者倪伟)唐代名琴“大圣遗音”近日走出故宫文物库房,亮相钟粹宫古琴馆。

钟粹宫改为古琴馆后,此次共展出11张古琴,唐、宋、元琴各1张,明代古琴2张,清代古琴6张。唐琴为“大圣遗音”,宋琴为“清籁”,元琴为仲尼式琴,明琴为“龙门风雨”和仲尼式琴,清琴为“万壑松涛”“飞龙”“残雷”等。

故宫现藏有古琴88张,唐宋元明清时代序列完整,继承了明清皇室收藏,建院后不断丰富,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古琴发展历史。此次展览展示了院藏历代名琴标准器,勾勒出古琴发展的历史脉络。

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 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故宫钟粹宫古琴馆,观众在观赏最古传世名琴——“大圣遗音”。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大圣遗音”:诞生于安史之乱

“大圣遗音”琴面为桐木,色黄质松,纹直而密。琴身通长122厘米,肩宽20.1厘米,通身漆黑色,退漆处露出栗壳色和部分鹿角灰胎,曾以朱漆修补。琴身上刻有“大圣遗音”和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下方还刻有篆书“包含”两字。

“大圣遗音”背后龙池内,题写了朱漆隶书“至德丙申”四字,证明了这张琴的诞生年代为唐代至德元年。这一年是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继位第一年。

北宋陈旸《乐书》记载:“唐明皇返蜀,诏雷俨待诏襄阳。”也就是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入蜀又返回长安后,诏令蜀中雷俨为琴待诏,负责斫成。“大圣遗音”琴很有可能是唐玄宗命雷俨为庆贺儿子唐肃宗即位而专门斫制的宫琴。

雷氏家族是唐代著名的斫琴家族,有“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的美誉,好的雷琴“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四张唐琴,其中,九霄环佩是盛唐雷氏作品,玉玲珑为中唐雷氏作品,飞泉为晚唐雷氏作品。大圣遗音是最为典型的中唐琴。

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几乎每把名琴都有专属名字,如春雷、飞泉、九霄环佩、龙门风雨等,大多描绘古琴的声音特点。此次展览中的清籁、万壑松涛、残雷等琴,足以让人遐想这些琴的独特声音。据称,以指扣“大圣遗音”的琴背,声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饶有古韵”。

“大圣遗音”之名最早出自汉代蔡邕《琴操》:“琴,兼三才而备九德,真大圣之遗音也。”筹展组成员刘国梁介绍,这句话意思是古琴的三种基本音色泛音、散音、按音,分别代表天籁、地籁、人籁,与天、地、人“三才”相应,一张理想古琴声音应该具备“奇、古、透、静、润、圆、匀、清、芳”九种品德。

刘国梁介绍,“大圣遗音”所表达的意思至少有两层:一层是尧、舜、文王、孔子等圣人所传的琴曲,另一层是圣人运用琴器、琴曲所传的琴道,或者说是圣人之道。

从“破琴一张”到“一级品甲”

故宫“大圣遗音”琴曾经历过一段被“重新发现”的历史。

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养心殿南库看到了这张琴,并记为“破琴一张”。故宫博物院古琴专家郑珉中曾回忆,当时“屋子漏雨,雨水给淋得跟个泥壳似的,岳山也掉了半拉”。

1947年,王世襄先生在养心殿南库再次看到了这张琴,并注意到了腹款的年份。其后,故宫请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修理。1949年,这张琴重配岳山、雁足,修整完毕后,迁入延禧宫库房保存,重新定名为“大圣遗音”。

1960年,古琴专家郑珉中、顾铁符为大圣遗音琴写了一段鉴定意见:传世最古之名琴,造型优美别致,色彩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富丽,不愧是一件“天府”奇珍,琴中之宝,定为一级品甲。

除了故宫的“大圣遗音”,世上还有另外一张同名的古琴,也是至德元年所制。

另外一张“大圣遗音”原为王世襄、袁荃猷夫妇所藏,龙池两侧刻的隶书是“峄阳之桐,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16字,下方有“困学”、“玉振”两方印。2012年,这张“大圣遗音”以1.15亿元被拍卖。

宋代名琴也被乾隆盖章

与“大圣遗音”较为清爽的风格不同,此次展出的宋代“清籁”琴,背面琴底几乎刻满了文字,这出自乾隆皇帝之手。

“清籁”琴为南宋时期斫成,是清宫旧藏。琴底龙池上方刻填青篆书“清籁”,其下是“乾隆御赏”方印。再往下直到底部,一共刻了7首琴铭,用五种颜色填充,这7首诗来自梁诗正、董邦达等7位乾隆朝词臣。

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 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宋代“清籁”琴局部。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配合古琴的展出,故宫还从文物库房拿出一系列相关文物,放入古琴馆。

如明代的琴盒和明清琴谱,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古琴的保存与使用。展厅复原了古人抚琴的场景,使用的是明紫檀木琴桌、清代天然木扶手椅、紫檀方几等家具。

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 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配合古琴展出的一款明代琴盒。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传世唐琴大圣遗音故宫亮相 讲述从“破琴”到国宝的逆袭

清代青玉乾隆御笔再题乐律全书册。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古人还将与琴有关的元素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借用古琴的形状,制成了各种材质的琴式盒、竹雕听琴图香筒、歙石琴式砚、黄玉琴式镇纸等用具。汉代陶抚琴佣、神人抚琴跳舞纹镜等文物,则将琴文化的纵深从唐溯回至汉代。

新京报记者倪伟协作记者李木易

编辑刘梦婕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 鉴往知来 | 云梦简牍里的文明辉光

    鉴往知来 | 云梦简牍里的文明辉光

    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在孝感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 2024-11-06
  • 三国重臣张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三国重臣张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来源:现代快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三国时期,东吴朝廷的“首席文臣”张昭墓找到了,在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11... 2024-11-03
  • 所能多以精力自致

    精力投入多少,能力就会增长多少。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曾巩在《墨池记》中写道:“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 2024-10-24
  •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资料图片游客参观马王堆汉墓陈列展。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利苍”玉印、“轪侯之印... 2024-08-23
  • 清廉贵州·廉洁文化书法作品展

    清廉贵州·廉洁文化书法作品展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导语:为持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清廉贵州·2024年纪法教育月活动,近期,贵州省文联组织书... 2024-06-24
  • “简”述廉洁 | 两千年前的值班报告

    木简1枚,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长22厘米、宽2 2厘米、厚0 2厘米。隶书,两行书写,该简中段部分残缺,但其上文字基本可辨认。该简册性质为一份值班报告,包括 2024-06-11
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举行,研究问题要“顶天立地” “金街”升级丨百货大楼焕新,老北京回来“咂摸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