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万秀模式”发展“枫桥经验”——广西梧州万秀区法院便民解纷工作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在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多元解纷平台,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格局,为群众提供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打造出纠纷化解的“万秀模式”。
诉源治理新格局矛盾纠纷诉前解
近年来,随着广西“东融”战略的实施,作为自治区东大门的梧州市万秀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往来逐年增多。与此同时,万秀区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2016年的4884件缩减到2018年的3262件,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与多家单位、行业协会沟通协调、签订协议,引入律师、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等第三方力量,建立诉前联动机制,开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涉诉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案件增长势头。”万秀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梁木水介绍说。
棚户区改造是梧州市的一项“民心工程”,但改造工作临近尾声,居民大陈和小陈两兄弟一直不愿签署安置补偿协议。拆迁部门希望法院派员用法律知识协助解决这个“钉子户”。
诉裁团队法官正在对当事人释法明理
万秀区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吴凤华约请陈姓兄弟俩到法院,从情、理、法三方面入手,耐心地向他们释法明理。随后,吴凤华又为他们与有关部门沟通,现场帮助他们协调解决问题。陈姓兄弟俩满是感激,表示会支持拆迁工作,要立刻到拆迁办协商补偿事宜。
吴凤华说,像这类惠民工程和烂尾楼工程等系列案,业主人数众多,万秀区法院都会提前介入进行释法和提供咨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有效缓解了审判压力。
02
小额速裁唱主角高效便捷快结案
2016年6月,万秀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团队,全面开展“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机制改革,制定了繁简分流实施意见、速裁工作暂行规定,明确75%以上的民商事案件立案庭分流、解决。在立案阶段,由立案庭程序分流员根据案件情况甄别进行繁简分流,重大疑难案件由业务庭室专门审理,做到繁案精审;简单案件由速裁团队进行速裁,做到简案快审。
“在繁简分流的基础上,我们对诸如逾期交房、拖欠物业费等小额诉讼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下、案情简单的经济类纠纷案件,直接适用简易化程序设计、低廉诉讼成本以及高效便捷裁判过程等制度优势的小额速裁,并加强对案件审限各个节点的监督、管控,加速案件的处理流程,平均审理周期由原来的60天缩短到现在的35天,结案率、发改率和服判息诉率都大大提高。”梁木水介绍说。
“我们在办理小额速裁案件时,开庭后能当庭调解的,当场制作调解书;不能当庭调解的,灵活采用面对面调解、背靠背调解以及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处理,努力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使39%以上的案件最终以调解结案。当事人不再需要来回奔波,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速裁团队的法官黄恩对小额速裁工作的感受很深。
今年1至11月,该院速裁团队审理了全院79%的民商事案件,人均结案289件,结案率达83%,平均审理周期35天,在全市排名首位,在广西排名前五。
03
“网络法庭”e调解便民服务减诉累
“2017年3月开始,万秀区法院创新设立‘网络法庭’,开通‘e调解平台’,由审判业务部门法官通过远程视频对接,实时上网开展多元化调解、司法确认、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工作,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法院调解转型升级,助力社会治理。”“网络法庭”负责人覃青青介绍说。
家住广西北海市的原告黎某因万秀区工厂一路的居民莫某未履行按时还款承诺,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莫某偿还借款本金13.5万元及利息。考虑到黎某路途遥远,万秀区法院通过“网络法庭”,与其视频连线,顺利完成庭审,并通过耐心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圆满结案。
本案主审法官梁木水介绍,开通“e调解”,将调解工作从法院“搬至”互联网,当事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全市、全广西乃至全国的跨界调解,免去了奔波劳累之苦。
法官在网络法庭开展调解工作
“在万秀区法院的积极打造下,‘网络法庭’除了在我们社区有远程视频对接点,还覆盖了万秀区辖区内三镇七街,社区、司法所、行业协会、学校等地都有对接点。发生在我们社区的矛盾纠纷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可以直接与法院视频连线,空间、时间距离有效缩短,让我们的人民调解更加紧凑、高效、便民。”东正社区工作人员梁转明介绍说。
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万秀区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员化解涉及梧州市政府棚户区改造、辖区邻里纠纷等案件93件。此外,该院还利用“网络法庭”完成司法确认11件,社区矫正22人次,法治宣传150人次,受到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