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市红十字会向流浪乞讨人员捐赠价值一百余万元衣物

原标题:北京市红十字会向流浪乞讨人员捐赠价值一百余万元衣物

捐赠仪式后,受助人员“仲男宝”与失散近20年的家人团聚。

新京报快讯(记者马瑾倩)今天(12月10日),北京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服务中心向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系统捐赠衣物12228件,合计人民币1143620元。

据介绍,本次捐赠物资将全部用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给全市16家区级救助管理(咨询)站和三家市级救助管理机构。

北京市红十字会向流浪乞讨人员捐赠价值一百余万元衣物

北京市红十字会向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系统捐赠衣物。北京市民政局供图

捐赠仪式后,被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简称“总站”)救助的“仲男宝”办理了离站手续。仲男宝今年66岁,因聋哑且有智力障碍,2002年由北京市公安局收容,后转移至民政部门,接受救助16年后,终于找到儿子,顺利回到家人身边。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正值冬季,流浪乞讨人员和困境儿童最容易陷入困境。各单位要切实做到24小时开门运营,全天候接收救助。同时,会同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实现应救尽救。

现场

近20年后终团聚,26岁小伙不再是“孤儿”

从总站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父亲的离站审批表,贺某的手止不住颤抖,“以后我就不是孤儿了”。

北京市红十字会向流浪乞讨人员捐赠价值一百余万元衣物

离站手续办成后,总站救助流浪人员“仲男宝”与儿子贺某紧紧相拥。北京市民政局供图

由于智力障碍记不起自己的名字,总站工作人员为他的父亲起了一个新名字“仲男宝”。贺某今年26岁,目前在浙江某高档小区做保安。3岁时,母亲不知去向,9岁那年父亲失踪,此后贺某随伯父生活,在孤儿学校读书长大。

仲男宝2002年由北京市公安部门收容,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改革后,由公安部门转交给民政部门,在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救助。在救助期间,安置于顺义区精神病医院,此后四次转移安置于各地养老院。2019年4月25日,转移安置至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

因仲男宝是聋哑人,且不会标准手语交流,托养机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势与其进行沟通。平时通过练习写字、画图填色、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活动,帮助他恢复记忆、消除隔阂、增加信任,期间也找手语老师为他找过家。

今年12月6日,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协调市残联有侦办聋哑人案件经验的手语老师与仲男宝交流。仲男宝在纸上写出了“仲男宝”、“贺汝朋”、“贺浏朋”几个歪歪斜斜的字,接着手语老师又写了“天津”、“河北”、“河南”三个地名,手语老师指着天津、河北时他点头,指着河南时他摇头,手语老师初步猜测他为河北天津交界处的人。

中心将仲男宝的照片、可能的名字和省份发给民警帮助查找,约一小时后,警方发回信息,仲男宝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富村镇杨先务村的贺汝朋相似。进一步核实后,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确认受助人员仲男宝是该村走失多年的聋哑人。

离站手续办完,贺某紧紧攥着父亲在救助站时填色的几只风筝,说要拿回去做纪念。“今年春节可以过一个团圆年了。”他说。

据悉,近两年来,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加大寻亲力度,通过日常问询、DNA比对、头条寻人、人像识别、志愿者寻亲、邀请专家问询等方式,已帮助几百人与亲人团聚。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

编辑白爽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熊孩子偷开车闹市狂飙5公里 撞车后淡定逃跑 京东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 副总裁周伯文任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