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往温暖的汽车——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随车记
新华社沈阳1月10日电题:特写:开往温暖的汽车——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随车记
新华社记者白涌泉、高爽
“走,上车!”9日13时10分,刚刚处理完一起救助事宜的曲胜国脚步飞快,手里掐着一打口罩,召唤记者上救助车。“三九”第二天,迎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救助车从沈阳市民政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救助管理站出发了。
一厚摞棉被、一箱棉帽棉鞋以及若干袋食品,是这辆救助车标配。车的后排,已被改造成两排卡座。“我们的工作是宣讲救助政策、劝说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救助、发放救助物资。”曲胜国是该站业务二科代理科长,这次与他同行的是副站长张士传。
“到了,下车!”车子首先停在了沈河区文艺路顺发巷10号楼下,这是曲胜国近日常来的一个地方。记者看到,路边堆着厚厚的被褥,旁边还放着一只布玩偶,可流浪人员却不在这。
“应该去周围捡废品了。”曲胜国介绍,这名流浪人员年龄在七八十岁,起初对救助人员比较抵触,经过不断劝导,他开始接受物资救助。
上车后,曲胜国、张士传冷得一直搓手。可即使在交流救助情况时,两人也是一个望向街道左侧、一个望向街道右侧。“我们的巡查路线是由一个个点位连接起来的。哪次巡查没看到被救助人员,这段路就开慢点找找看。”
13时45分,车子开到沈河区滨河路与二经街十字路口,救助人员发现了两位流浪者:一位来自内蒙古,一位来自山东,两人正在一起吃午饭。
“做没做核酸检测?”“愿不愿意去救助站?”“大马路上太冷了,救助站里一天三顿免费热乎饭,住得也暖和。”曲胜国走到两人身旁,一边询问劝说,一边弯下身子将手中的口罩递给他们。流浪者拒绝入站后,他转身回车里拿了两床棉被和两手提袋食品及饮用水递给两人。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期,口罩一定要戴上。袋子上印着救助站地址和电话,想通了随时来。”曲胜国不断地嘱咐。
重新上车后,张士传神情有些无奈。“救助站不能吸烟喝酒,不少长期在外流浪人员觉得拘束,所以不愿接受救助。”
辽宁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12月31日极寒天气以来,辽宁省已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18次。
13:10出发,14:24返回,路程30公里——回到办公室,曲胜国在“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街头巡查表上做好记录。“我们每天常规巡查不少于2次,有特殊情况还会增加巡查次数。”曲胜国说。屋子里除了办公设备,还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黑板。“我们每天上午9点上班,第二天9点下班,晚上就在办公室休息。”
黑板上,记录着南昌、深圳、郑州、昆明等地救助站即将送返沈阳的流浪人员。“受疫情影响,他们暂时不能返回沈阳,留在当地接受救助。但只要掌握了信息,他们回家的路就近了一步。”张士传说。
说话间,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和每次一样,曲胜国迅速接听,因为电话那头,可能连接着一份对温暖的热切向往。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