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周书单丨韦伯与马克思:自我异化还是理性化的人?
人与人的关系,究竟是“异化”了还是“理性化”了?德国作家卡尔·洛维特的作品《韦伯与马克思》从比较韦伯与马克思入手,展开讨论韦伯的思想及其影响,进而探讨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思想脉络。
撰文丨书评周刊编辑部
《韦伯与马克思》,(德)卡尔·洛维特著,刘心舟译,三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9月
“为了人本身”是人类打开现代之门后的基础命题。究竟什么是“人”?黑格尔是这扇门打开者之一,“人”在他的《法哲学》里作为尘世“需要”的主体而登场。他更相信人的精神性,而非人性,尽管他并未直接否定后者。而在这一脉络中,作为后继者,马克思与韦伯则先后希望救回“人性”,除了精神性的公司职员、资产者或国家公民等身份,还要探讨关于“人”的全部内容。这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议题。他们也因此不得不处理“人”所在的资本主义世界。
两者的这一共同点,是洛维特的《韦伯与马克思》之所以能做比较研究的条件。马克思诊断资本主义,提出人、人与人的关系在那里都已经被“异化”。他对此是悲观的,并希望通过介入改变世界,恢复“人”。而晚一些的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只是理性化这一人类必然进程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他的中心议题是背后的“理性化”,“人”因此自由,因此被束缚,他对此诊断但不介入。《韦伯与马克思》如今在数十年后有了中译本。作者洛维特在学理上对两位哲学社会学家的比较,以及对自黑格尔以来“人”之演变的论述,篇幅虽不算很长,内容却犹如鸿篇巨制。(罗东)
《维多利亚女王》,露西·沃斯利著,张佩译,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她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她缔造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这一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繁荣的强盛的象征,她统治的时期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但是,在英国历史学家、作家、策展人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露西·沃斯利写的这本传记中,读者很难找到大英帝国如何走向强大的进程。
维多利亚女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不仅仅是英国人眼里楷模般的女王和时代的象征,她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和孀妇。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关键的24天勾勒出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包括她出生、加冕、婚礼、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丧夫、登基六十周年钻禧庆典,并与当时的历史大事件并行放置。作者通过对维多利亚女王的日记书信的细致考察,从微小的细节入手,并用了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叙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传奇人生,并揭示出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徐悦东)
《日本色气》,九鬼周造、阿部次郎著,王向远译,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9月版
日本人喜欢深入感官世界,这背后有一套日式的身体美学与情欲理论。“意气”“色气”与“粹”,都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理论和身体话语。这些语汇初见于江户时代,诞生于町人阶层,脱胎于女性身体美学。《日本色气》就是一本写给浪子、恶女、恋人们、魅惑者的美学书,作者是九鬼周造与阿部次郎——两位日本思想史上的叛逆哲学家。
色气是一种肉身话语,它超越既存的男女关系,最终指向灵魂的自由。该如何定义“色气”的现代意义呢?在日文中,它既是一种青春之美、性感之美,又是危险、叛逆、自由之美。世间所谓“色气”者,就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色道的本质就是将身体审美化,将肉体精神化。从身体审美的角度说,日本“色道”的基本出发点是身体,而“身体”不同于“肉体”。肉体是纯自然的、物理的,而身体却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身体是肉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九鬼周造和阿部次郎横跨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边界,从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到身体话语与情爱关系,探索日本文化中极具独创性与先锋性的美学观、身体观与情爱论,追溯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萌芽与发展。《日本色气》是2012年《日本意气》一书的再版,不过删掉了藤本箕山(“色道”的开山论者)的部分,又添加了许多精美绘画,以中和书中的“学术”味道,整体读感很好。(董牧孜)
《教育的情调》,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
成人都是从儿童走来,但成人并不能真正完全理解儿童的世界。即便通过神奇的生命孕育过程,他们顺利跻身为父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自然懂得教育之道与术。换句话说,生育是一种动物本能,而教育则是一项需要后天学习和培养的能力,教育学理当成为每位家长和老师的必修课。
此书是教育现象学的重要开创者范梅南的代表作,其英文原著在出版不久后便成为北美许多教育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并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欢迎,而中文版则加入了其弟子李树英基于中国情境而进行的观察和思考。
两位作者提示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正是基于此,教育者需要耐心地聆听和观察,以爱和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摒弃“成年人对孩子的独裁统治”,关注并承认孩子的感受,甚至向孩子学习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受力。反过来,孩子在他们的生活探索中,也会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充沛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愿景,而这些甚至会成为成年人庸常生活的一种救赎。(徐学勤)
撰文丨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丨李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