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盲协副主席曹军:希望公共服务机构出盲文版办事指南
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无障碍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对残疾人办事给予最大限度的优先接待、优先引导。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日前印发,方案划定了北京市无障碍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并对宾馆、医院、居住社区等10类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建设提出了要求,并提出要畅通无障碍设施问题的投诉举报渠道,对侵占损毁盲道行为接诉即办。
就三年行动方案的印发,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盲协副主席曹军,他认为,盲人目前在居住小区内上下楼、公共交通出行和到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办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扰,建议相关部门有所作为,为残疾人提供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新京报:你对北京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曹军: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有所改善,真正解决残疾人在环境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次印发的三年行动方案关注到了居住社区的无障碍改造,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加装电梯、设置无障碍坡道可能还不够。明眼人可能无法想象,每天上下楼是我最大的困扰。因为小区电梯99%都没有加装语音播报楼层提示,也没有盲文按键,每天上下楼都要靠询问旁边的人,要么就自己猜。这给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扰。想想看,上下楼都那么费劲,又怎么能够真正解决出行问题呢?所以,我建议电梯要尽可能加装语音播报楼层提示和盲文按键。
新京报:走出社区之后,盲人在公共交通方面面临什么问题?
曹军:很多盲人反馈,乘坐公交车经常不知道来的是多少路,因为报站系统形同虚设,所以只能靠问、靠猜。现在地铁有志愿服务,可以提前预约志愿者接送站,但全北京市有那么多盲人,不可能全部依靠志愿者的帮助。盲人进地铁站无法刷残疾人服务一卡通,每次都要换票,能不能找到换票的地点不说,找到了换票窗口也经常没有人,所以每次需要坐地铁时都很纠结。我参加了大兴机场的无障碍验收,最大的感受是:偌大的机场,如果只是依靠盲道,依然会让我无所适从。我们希望,政府在这些方面能有所作为。
新京报:除了交通出行,盲人外出办事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
曹军:如果我生病了去医院,没有家人陪同,那是极大的挑战。从挂号到看病,这一流程非常复杂,让我一个人独立完成根本无法想象。我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无障碍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对残疾人办事给予最大限度的优先接待、优先引导。我去工商局、去银行、去出入境办事大厅,从来没有享受过优先服务,也没有享受过志愿服务,但每次我乘坐飞机,都可以享受到志愿者的引导服务,因此我希望,政府办事机构、医院等能推出志愿者引导优先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
新京报:对于政府和公用机构的无障碍服务,你有什么建议?
曹军:有一次,我去丹麦出差,在国际航班上,空乘人员给我拿过来了一本盲文乘机指南,虽然我不懂英文版的盲文,但这让我非常感动。可是,类似的指南在国内航班、在政府办事大厅、在银行、在证券公司,我从来没碰到过。如果北京能率先在办事机构提供盲文版的办事指南,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新京报:你觉得信息无障碍方面现状如何?有什么建议?
曹军:在信息无障碍层面,目前盲人的处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网购、订餐、叫车、线上咨询等民生服务,甚至缴电费、电话费也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一些银行对APP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例如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现在我完全可以通过这些APP对自己的现金进行管理,包括转账汇款、理财等,我想,这方面的突破,可能也给无障碍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好的思路,例如一些政府办事机构,如果能够对APP进行一些无障碍改造,让盲人足不出户,就能够办理一些业务,可能会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
编辑樊一婧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