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培养自主意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原标题:培养自主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自主意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孩子们在翰墨书香中快乐前行

作为沙坪坝区第一所与公租房配套的小学,康居西城小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出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

正如学校校长郑容所说:“爱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康居西城小学这所公租房学校必将因爱而存。”一直以来,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和重心,实施“大爱课程”建设,践行现代课程理念,为康小的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的课程。

尤其是学校借力小学自能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重整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课堂模型,重塑评价体系,不仅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更有质量的发展。如今学校正朝着管理规范、队伍精干、质量优良、独具特色的市区一流优质小学迈进。

环境营造

三大抓手营造良好教学生态

课间休息时间到了,孩子们愉快地跑出教室,来到了快乐跳格子场地。大家单脚跳、双脚跳、螃蟹走、兔子跳,一边跳一边识字,“长、短、把、伞、兔……”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

“这个字我不认识,我要请教下老师,下次争取闯关成功。”孩子们跃跃欲试,对识字充满兴趣。

身处康居西城小学,就会发现这里俨然是一个识字乐园。这里有自能识字乐园、悦读悦美书吧、书法艺术长廊、书香雅苑展示台,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营造有学科特色、有情感交流、有文化品位的育人环境,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学校副校长李煊毅说。

在康居西城小学看来,学校除了打造乐学乐教的物质环境,还完善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营造起良好的教学氛围。

老师周茜说:“学校领导班子实施‘凝聚力工程’,从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宽容人四个方面入手,给大家建立了开放自由、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良好人文环境,虽然研究很累,但是大家上下一心,有用不完的劲儿。”

对于老师们而言,领导的重视关怀让大家有干劲,学术引领让大家更有信心。

“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学术水平高,研究专业对口的教授专家担任语文课程基地建设顾问,他们的讲座、学术指导让我们豁然开朗。”老师王英说。

此外,学校联合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教科院等教研机构,邀请语文学科教研员深入一线指导教学与教研。分期、分批、分层将语文教师送到市内外语文课程创新先进学校去观摩学习交流。

信息化时代来临,学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深化研究,既利用各类资源平台,与全国各地的学校、教师进行网络学术交流,也在学校内部开展深度观察、课例研究、教师论坛等各种学术活动。

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的营造为学校“自能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保驾护航,让康小的老师在这个广阔舞台上发挥才智,干出实绩。

教学改革

三大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紫岚与我们印象中狼的形象一样吗?它是一匹怎样的狼?”在《狼王梦》课堂上,程淑华老师发问。

“不一样!印象中的狼都是凶猛、凶残的。但是紫岚它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一个梦想,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我敬佩它这种精神。”“紫岚是一匹机智勇敢的狼,成功逃离了猎人的村庄。”……

孩子们了解到紫岚的故事,展开了一番激烈讨论。有学生说:“从狼妈妈联想到我们的母亲,他们为了我的成长,日夜操劳。”也有学生说:“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梦想才会有希望。”孩子们的讨论让程老师开心不已。

自从语文创新基地建设以来,康小各个年级都在开展整书阅读。基于此,学校设计导读课、分享课、总结课三种课型,三堂课一脉相承。目前该校《青铜葵花》的三堂课例被超星集团整书阅读专著收录,并在超星平台发布。

这仅仅是学校在阅读方面作出的探索。据介绍,学校建构自能语文核心教学内容的各类模型,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自能语文课程体系。从语文课程内容的三个模块入手(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建立了自能识字研修中心、自能阅读研修中心、自能习作研修中心三大研修中心。

自能识字研修中心重整小学低段语文课程的内容,重构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型。通过看图猜词、读词想图、易错字音碰碰车、易混字形连连看等活动,让学生读得准、认得清、想得明。方圆十字格是学校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书写工具,已获得国家专利。学校根据这一工具编撰了《方圆十字格写字课》专用写字教材,与部编本教材配套,用于学生日常书写,学生的书写质量大幅度提升。这一成果已在区内外推广。

自能习作研修中心创新运用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提出的非构思写作理念——思维模型指导下的自动化写作,建立大语文观,构建以生活学习、实践体验、验证探究、潜能发现为指向的“习作教学新课堂”。

康居西城小学多样的课型结构、丰富的课程门类、多元的活动样态,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生命激活

一个样本语文课程创新突破

早就有家长说,康居西城小学的学生读书多。到底读了多少?每学期,学校都会统计阅读量。据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的统计,四年级的生均阅读量为100万字左右,五年级约150万字,六年级达到180万字左右。

阅读的效果究竟如何?和孩子们交流后不难发现,他们不仅能把故事讲出来,有些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说:“孩子变化可大啦。每天学什么都会回家讲给我听。让我同他一起背成语、古诗。有的我们不会,他还来教我。我们和孩子一起学,搞起了家庭经典接龙赛,小家伙学得可起劲儿了。”

一年级年级组长杜发菊认为,阅读并没有加重孩子的负担,反而让大家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是因为学校采取了游戏教学的方法,设计了汉字文化课、阅读测评课等多种好玩的课型。

在康小,孩子们在生活中成长、在课堂中成长、在活动中成长、在互动平台中成长。阅读、朗诵、表演、演讲、采访、调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网络平台、活动平台、测评平台,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学校还扩大教室的内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亲子活动、校园体验活动,让孩子学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学科本位走向人格培育,提升综合素养。

与孩子一起蓬勃向上的还有热情好学的老师们。

刚分到学校时,老师刁利颇感无力、彷徨。然而,她没有气馁,而是静下心来研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尤其是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中,不断钻研教学、大胆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她先后获得沙坪坝区小学语文自主识字实验教育叙事案例评比一等奖、重庆市第二十一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绘画艺术大赛一等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还在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暨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

刁利坦言:“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会出书,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编写了关于识字教学的专著。最近由我书写及担任编委的《方圆十字格写字课》即将出版,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近年来,康居西城小学将自能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与语文教师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合大学、教研机构和其他小学的资源,整合大学教授、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力量,在语文课程建构、资源建设、课堂实施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行动,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康居西城小学看来,成绩只是暂时的,挑战还有很多。学校将努力在西部地区建立语文课程创新康居西城样本,为区域教育优质发展添智献力。

陈明鑫胡忠英图片由康居西城小学提供

相关阅读:
渝北 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将对2018年GDP数据进行修订